范文題目
天津外國語大學2011年翻譯碩士真題
讀下邊短文,按要求寫作。
意大利著名作家但丁說過:“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不足,但智慧彌補不了道德。”為人 要真誠,要真實。真實的東西才有價值,才能打動人。
要求:
(1)根據此短文的內容,選擇一個角度或一個側面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2)觀點鮮明,結構完整,語言通暢,字跡工整。
構思謀篇
這是一篇純文字的材料作文,有一個可以多元立意的作文題目,可以從正面、反面、 正反結合的不同角度立意。材料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引用了但丁的話,點明道德與管 慧之間的關系,且在但丁眼中,道德比智慧要更為重要;第二部分引導語則點明為人應當 真誠。考生可據此立意寫作;也可以從“真實的東西才有價值”出發(fā)立意寫作。
參考范文
眼淚和真誠
汨羅江畔。香草的氣息一直彌漫在這片土地上,天空中漂浮的云卻不似從前那般自 由。屈原佇立江畔,此刻,他心中思接千載,想起自己懷抱治國安邦之志,想起自己一步 步走過的勵精圖治之路,想起自己遭小人陷害而被楚王放逐……此刻,三閭大夫感到天理渺茫,胸中的波濤如汨羅江激蕩洶涌。本來,屈原可以不死,但他不僅是一個借詩詞來發(fā) 發(fā)牢騷的詩人,他更是一個堂堂正正的楚國三閭大夫啊!作為一個失意的政治家,屈原唯一的選擇便是解脫。訣別這個世界時,他唯獨牽掛的是楚國的人民——“長冬息以挎涕 兮,哀民生之多艱”。感情的波濤終于溢出了眼眶,他淚如雨下,三閭大夫竟然哭了,那 是怎樣的一顆赤誠之心啊!
流淚是對國家的真誠。
古長城下。夜色漸至,瘴氣漸起。“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蜿蜒的古長城在荒涼的背景下,顯得更加怪異、冷峻、陰森。呼天搶地,悲慟欲絕的哭聲,讓這里的枯草瑟瑟發(fā)抖 。她是孟姜女,她的丈夫不幸死在這亂石間,長城下。孟姜女也不知道哭了多久,人們好不容易才勸住了她,但她一想起平日里丈夫對自己的百般疼愛、想到心愛的人的慘死,便止不住又號啕大哭,直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到了第三天,她聲音啞了,眼渴 干了,天地為之動容。于是,“轟”的一聲驚天動地,那一段長城便成了廢墟。
流淚,是對愛情的真誠。
懸農邊上。東邊一抹朝霞,逐漸明艷起來,一會兒便燒紅了天邊的云。一位油畫家站 在這懸崖上,靜靜捕捉寫生材料,閃亮的眸子注視著周圏的一切。突然,清展的第一道陽 光沖出了懸崖,瞬間,霞光四射,絢麗無比,一個熾熱的火球冉冉升起,大地為之一亮,萬物為之生輝。天才的油畫家沐浴在這如同天國的光輝中,如癡如醉,激動不己。這是他 生平從未見過的大自然壯麗圖景,對此,他競然情不自禁,感動得熱汨滾滾。他的名字叫 列維坦,俄羅斯著名油畫家。
流淚,是對自然的真誠。
眼因多流淚水而愈益清明,而在那淚水的漣漪中,映照的正是我們心靈的真誠。
范文賞析
文章的立意構思緊扣題目。選材采用聚合思維,所選取屈原對國家、人民前途命運 的牽掛,孟姜女失去丈夫的悲痛,列維坦對自然壯麗景色的感動三個故事,個個切合“淚和真誠”的題目。
“總一分一總’’的結構明了,夾敘夾議,主題鮮明 。此外,習作景物描寫很出色,三個故事前面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寫,它們都很好地烘托了主人公的處境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