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文理論
根據MTI《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的考試大綱要求該部分要求考生根據所提供的信 息和場景寫一篇450字左右的應用文,體裁包括說明書、會議通知、商務信函、備忘錄、廣告等,要求言簡意賅,凸顯專業性、技術性和實用性。
報告
1.報告的概念
報告是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或者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時使用的一種公文。
2.報告的分類
報吿按內容可分為五類
(1)工作報吿指匯報工作的報告。
(2)情況報吿
指用來向上級反映本單位的重大情況的報告。
(3)答復性報告
指答復上級詢問事項的報告。
(4)建議報告
指匯報或提出工作建議、措施的報告。
(5)報送報吿
指向上級機關報送物件、材料的報告。
3.報告的特點
(1)內容真實性
報告所反映的情況,只能是本單位在工作實踐中所碰到的情況或問題。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也只能依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內容必須真實,不能弄虛作假。
(2)概括陳述性
報告的表達方式是陳述性的,即以敘述和說明為主,然而,它的敘述和說明卻必須是概括性的,即要求作粗線條的勾勒,而不能詳述事件或工作的過程,更不要鋪排大量的細節。即使運用議論,也多限于夾述夾議。
(3)選材靈活性
報告選材的自由度很大,寫什么,不寫什么,選擇權掌握在發文單位手里。了解了這個特點,發文單位就可以根據事件挑選最有特色、最有價值、最有新意的題材和材料來寫。當然,答復報告必須按上級的要求實事求是地寫。
4.報告的寫作要求
報告一般由標題、主送機關、正文、落款四個部分構成。
標題,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稱。
主送機關,即發文單位的直屬上級領導機關。
正文,結構與一般公文相同。從內容方面看,報情況的,應有情況、說明、結論三部分,其中情況不能省略;報意見的,應有依據、說明、設想三部分,其中意見設想不能省去。從形式上看,復雜一點的要分開頭、主體、結尾。開頭使用多的是導語式、提問式給個總概念或引起注意。主體可分部分加二級標題或分條加序碼。
結尾,可展望、預測,亦可省略,但結語不能省。
報告的寫作一般要求在掌握充分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提煉出正確的主題和新穎的觀點,然后用簡潔的語言來表述。
(1)立意要新,內容要真實、具體,重點要突出
應該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歸納出新穎的觀點,從而提煉出反映本質的、帶規律性的主題。報告的內容必須實事求是,并分清主次輕重;材料要具體,既要帶有概括性的材料,也要有典型的具體事例。
(2)注意工作報告和情況報告的區別
工作報告反映的是常規性的工作,內容相對穩定,寫法也相對固定,有的工作報告還
向上級提出工作建議。而情況報告匯報的是偶發或突發的特殊情況,內容多不確定,寫法相對靈活。有的工作報告有不同程度的說理,而情況報告重在敘述、說明有關情況。
(3)報告要及時
寫情況報告要及時,以便及時讓上級機關掌握情況。
(4)一般報告的結尾都有習慣用語
根據報告的不同內容使用不同的習慣用語。提出建議請求上級機關批轉給下級機關的工作報告,常以“如無不妥,請批轉有關單位執行”等請求式用語作結,其他各類報告常以“特此報告”“專此報告”“以上報告,請審示”等用語作結。
(5)報告中不能夾帶請示事項
對于報告,受文單位不用答復,如果夾帶請示事項,不但不便處理,甚至還會貽誤工作。對呈轉性建議報告中所提請求上級機關批轉有關單位執行的意見,其實也是下級機關提出的建議,不應看做是一種請示。上級機關對此建議也不必向報告作者機關批示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