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素材
1.越王勾踐
越國兵敗吳國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只好“審辭厚禮”向吳求和,等待東山再 起。勾踐先用美女、金銀珠寶賄賂吳王和眾臣,還用妻子作人質,自己為吳王當馬夫。勾 踐還為吳王送茶送飯,端屎端尿,終于贏得了吳王信任,得以被釋放。勾踐死里逃生回國 后,臥薪嘗膽,一面繼續進貢吳國,一面聚兵訓練。最后他率精兵數萬,徹底打敗了吳 國,實現了洗辱復國的志愿。
2.貝利
貝利成名后,有位記者采訪他。“你的兒子以后是否也會同你一樣,成為一代球王 呢?”貝利回答:“不會。因為他與我的生活環境不同。我童年時的生活環境十分差,但我 卻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磨煉我的堅強斗志,使我有條件成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沒 有經受困難的磨煉,他不可能成為球王。”
3.王洛賓
王洛賓,這位被譽為中國“西部民歌之父”的音樂大師,一生歷經坎坷,身陷囹圄, 妻離子散,長期處于心理壓力極大的逆塊中。然而他卻以“勝似閑庭信步”的態度,投身 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煙之中,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4.髙士其
髙士其是我國科普作家。在外國留學時,有一次做實驗,一個裝有培養腦炎過濾性病 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人了他的小腦。從此留下了身體致殘的禍根。他忍受著病毒 的折磨,學完了芝加哥大學細菌學的全部博士課程。回國以后,他拖著半癱的身子,到達 延安工新中國成立后,他的病情惡化,說話和行動都十分困難,連睜、合眼都需要別 人幫助。但他仍以驚人的吃苦精神進行創作,先后寫成100多萬字的作品。有人問他苦不 苦,他笑著說:“不苦!因為我每天都在斗爭,斗爭是有無窮樂趣的。”
5.儒勒·凡爾納、杰克·倫敦、安徒生、拜倫
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第一部作品《氣球上的五星期> 一連投 了 15家出版社,均不被賞識,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國作家杰克·倫敦最初投稿,也 沒有一家出版社愿意發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來他的《北方故事》被一家有眼力 的《西洋月刊》看中并發表,他也一舉成名。丹麥著名童話家安徒生處女作問世,有人知 道他是一個鞋匠的兒子,即攻擊他的作品“別字連篇” “不懂文法” “不懂修辭”。但他毫 不氣餒,筆耕不輟,終于成名。英國詩人拜倫19歲時寫作的《閑散的時光》出版后,即 有人把他罵得“狗血淋頭,’,說他“把感情抒發在一片死氣沉沉的沼澤上”。然而拜倫并 未退卻,而是以更為優秀的詩作來回敬那個徘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