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素材
1.管鮑之交
春秋時,齊國的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但是兩人各事其主。后來,鮑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被立為齊桓公,鮑叔牙卻向齊桓公薦管仲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日益強大,齊桓公最終成為“九分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牙寬廣的胸懷,對朋友的全面了解,管仲的才能與對朋友的感激,相得益彰,共同譜寫了一個千古流傳的友情故事。.
2.心心相印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卓越的電影藝術家卓別林,雖然只見過一面,但他們心心相印,友情深厚。他們相互關心,相互尊重,互相鼓勵。愛因斯坦時刻關注著卓別林表演藝術上的成就。他在給卓別林的信中寫道:“您的影片《淘金記》是一部世人都懂都喜歡的作品,您一定會成為一位偉大的人物可當時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卻很少人能理解。甚至一些有名氣的物理學家也不承認“相對論”在科學發展道路上的重大意義,反而饑諷愛因斯坦是“瘋子”講“瘋話”。對此卓別林在給愛因斯坦信中寫道:“我更加欽佩您。您的‘相對論’,世界上沒有一個懂,可是您終究會成為一位偉大人物。”
3.朋友比狀元重要
唐代政治家、文學家白敏中在青年時,與疏言灑脫的賀拔甚是要好,兩人一起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當時的主考官王起欣賞白敏中的才學,想取他為狀元,但不滿意于他與賀拔的交往。于是派人帶信給白敏中。白敏中很想考中,于是就拒絕與賀拔交往。但是事后他又后悔了,就跑出去追賀拔并將事情告訴了他,然后說:“狀元有什么了不起,難道比朋友重要嗎!”兩人于是開懷暢飲。王起知道后,反而一起錄取了他倆。朋友間相處,有時會受到名利的干擾。白敏中的可貴之處在于適時地改正了錯誤,正確地作出了抉擇。
4.呂岱的浄友(朋友間要互相提醒錯誤)
蘭國時期,呂岱和徐原是一對好朋友,徐原為人忠直,經呂岱的極力推薦,官至御史。但是呂岱偶有過失,性情忠厚豪放的徐原總是不客氣地當眾指責,有人覺得太過分,到呂岱那里說他的壞話,呂岱卻感嘆地說:“這就是我尊重徐原的原因啊!”徐原死后,呂岱悲傷地說:“我的好友,如今你不幸而去,從今以后,我還能從哪里聽到自己的過失呢?”呂岱說的話是只有真正懂得友誼的人才說得出來。
5.管寧割席(道不同不相為謀)
東漢人管寧和華歆年輕的時候是好朋友,兩人經常在一起讀書,交往甚密。后來,通過幾件小事,管寧看出了華歆的人品低下,便和他絕交了。
原來,有一次他們兩人在菜園里松土鋤草,鋤著鋤著,忽然從泥土里鋤出一塊黃金。管寧目不斜視,把黃金當做瓦片石塊一般,照常揮錮不止;華歆卻動了心,拾起來看了看,才把它扔在一邊。
又有一次,管寧和華歆坐在炕席上讀書。忽然,從外面傳來一陣鼓樂之聲。原來是一位權貴乘坐著漂亮的馬車從門前經過。管寧好像沒有聽見鼓樂聲一樣,仍舊專心讀書;華歆卻扔掉書本,羨慕地跑到外面觀看去了。
通過這幾件小事,管寧發現華歆是一個權力欲和金錢欲很大的人。和自己的處世態度,道德觀念完全不同,缺少作為好朋友的共同的思想基礎。于是,當華歆在權貴走遠后返回書房時,管寧就用刀子把炕席割開,鄭重地對華歆說:“子非吾友也。”毅然斷絕了他們間的友誼。
到后來,華歆果然熱衷于追逐名利,成了曹丕手下的鷹犬;管寧則成了有名的學者,一直過著隱居生活。魏文帝幾次請他出來做官,都被他推辭了。
6.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爭論
法國科學家比·特雷莫寫過一本名叫《人類和其他生物的起源與變異》的書,馬克思看后認為:“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比起達爾文來,還是一個非常的進步。”但恩格斯讀了,卻持截然相反的意見:“這本書沒有任何價值!”為此,這對摯友爭得不可開交。最后,還是馬克思向恩格斯的觀點靠攏了。不過,恩格斯一點也不慶幸自己“贏”了。他誠懇地表說:“如果沒有馬克思的意見,我不可能對真理認識得這么淸楚。
7.立身成敗,在于所染
童話大王鄭淵潔作客李詠主持的《詠樂匯》。現場一位觀眾問:“您認為什么樣的人,才能獲得成功?”鄭淵潔回答得既簡潔又干脆:“交好人,與好人相處。與學識水平高、安身立命之術的人為友。”他還引用了素來敢于直言相諫的歷史名臣唐代宰相魏征的一句話:“立身成敗,在于所染!”“立身成敗,在于所染”這句話也是鄭淵潔掛在自己臥室中的座右銘,他希望渴望成功的朋友,都能記住這句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