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談談百科知識和漢語寫作。百科知識是25道選擇題,題目客觀地說,難度不大,很多都是常識,我考試只花了15分鐘不到就全部搞定。我也看過華師大去年的百科真題,發現一個小規律,華師大的百科知識有很多是考English-speaking國家的東西,美國,英國(包括蘇格蘭那些國家),澳大利亞等等。所以同學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這點,不要將太多的精力放在中國的東西上。
應用文寫作是書信,去年也考的是書信。我想這是有原因的。雖然mti大綱中說關于應用文的考察很多種形式,如通知,廣告,說明書之類的,但因為字數要求是400多字。除了書信等為數不多的考查形式,其它的其實不需要這么多字數;你寫一個什么廣告通知的,有必要寫這么多字嗎?所以我覺得,同學們要更加注意書信這種形式。下面我把真題大概說一下:有一青年自幼品學兼優,畢業于國內頂級醫藥大學,想要去一家500強醫藥公司上班。他參加了該公司的招聘考試,考完后感覺不錯,但出成績后他不幸落榜,所以一氣之下走上輕生之路。因為自殺技術不佳,沒死成。后來得到消息,因為公司的計算出現失誤,該青年的成績是上榜的。他欣喜若狂,但馬上接到了公司的解聘通知:如果你連落榜的壓力都承受不了,又怎么能承受公司繁忙的業余壓力呢? 要求寫兩封信,一封是青年給公司老總的,另一封是老總的回信。
漢語大作文的題目是“活在俗世中的我”,材料給了兩段菜根譚的話,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勢利紛華,不近冬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要求思考如何做一個真君子,以“活在俗世中的我”為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 自己立意和選擇角度。
好了,今天就說這些了,下次我再談談翻譯卷和基礎卷哈~~:loveliness:
再談談翻譯卷。大家都知道翻譯卷是有30分的單詞詞組英漢互譯和120分的英漢段落互譯。對于前30分的單詞詞組互譯,也就是15個英譯漢,15個漢譯英,我真是頗有感慨。我看過去年的真題,感覺有兩點:第一,華師大傾向于考經濟類詞匯,政治類詞匯并不多;第二,還傾向于考名詞性單詞或詞組,去年的動賓詞組幾乎沒有。我是在去年11月份買到真題的,但在看到真題前我也已經做了很多全面細致的準備工作。買到真題后我就根據我的上述兩點判斷開始有針對性復習。但是當我看到真題后,發現情況并不是我想的那樣的。恰好今年考的就有很多政治詞匯,如“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政策的穩定性”之類的,也有很多動賓詞組,如“提升出生人口質量”,“做好就業·社保等方面的工作”等等。幸虧我之前的工作做得全面,所以并沒有慌了手腳。我只是想提醒學弟學妹,復習工作還是得扎實,不要有僥幸心理,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因為考試的時候一切皆有可能。
關于60分的英譯漢和60分的漢譯英。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英譯漢題型有小變動,有一道40分的英譯漢翻譯,和一道20分的summary,即看完原文后用漢語寫篇150到200字的概括。漢譯英是兩段文學翻譯,好像是余秋雨的文章吧。 我對這120分的翻譯的備考有一些心得:做好翻譯需要平時的積累,考前一兩個月的突擊是不會有太多幫助的。論壇上有筒子說其實翻碩考試可以裸考,我部分贊同他的觀點,因為如果有實力的話,翻譯這門(特指這120分)是可以直接考的,考前抱佛腳沒有用。所以,給學弟學妹的意見是,盡早開始著手翻譯的復習,潛心研究,才會有所得。
最后說說基礎卷。題型很簡單,30道單詞語法類的單選,共30分;40分的閱讀理解,應該是4篇文章吧。還有30分的作文。在這我談2個問題。一個是閱讀理解的最后一篇,和前面3篇不同,最后的問題是以問答形式來做,而前面的都是選擇題,最后一篇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今年的作文題目是“competition in the long run is healthier than harmful for the society", 你可以agree或disagree,給出自己的觀點,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