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綜合能力
一.口譯筆試部分分為四大塊,分別為聽力、閱讀、英譯漢和漢譯英。
聽力總共有三種題型。第一類是Spot Dictation,有點類似于四級考試中的復合聽寫,但區別就在于,全文只能聽一遍,而且20個空,每個空都不只填一個單詞。很多同學都反映,文章能聽懂但就是詞語記不下來,或者剛才還記得,轉眼就不明白自己的“鬼畫符”到底代表什么含義了。對付這類題,聽力基本功當然是解題的首要因素。此外,在拿到試卷后,一定要靜下心來,將文章通讀一遍,知道文章到底在說什么,這樣的閱讀也就相當于四級考試中復合聽寫的第一遍朗讀。在閱讀文章的同時,最好把空格左右的詞多看兩眼,或者默讀幾遍,這樣一會兒聽到這些詞時就不會覺得很陌生。萬一在聽的過程中,真的就有那么一、兩個空沒聽懂,怎么辦?不要慌,還是用閱讀來解決問題。等聽力部分的考試全部結束后,花點時間把上下文好好的讀懂,興許能猜出個只言片語來。總之,如果沒聽懂或沒聽到,寧可猜些相關的詞放在上面,也不要在試卷上留白。另外,在聽的同時,手上一刻不能停,用開頭的字母代表一個詞,回頭再把詞語補充完整;或是使用一些縮寫,也能節約寫的時間。在寫字的同時,耳朵還要豎著,眼睛還要掃視全文,大腦保持高度緊張,才能跟的上文章的速度,才能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
聽力的第二類題型是聽力理解,包括單句理解和對話聽力。前者就是從四個選項中找出和所聽到的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個,這種題也是95年以前老托福聽力的第一大題,有一定難度,因為可供理解的信息比較少。而對話聽力更是模仿托福聽力現在最流行的長對話和Talks來的,但語速和難度都不及托福。解答這類題和Spot Dictation一樣(其實也是解答所有類型聽力題的關鍵),一定要在聽前,把選項仔細的讀一遍,至少也要看完前5個題目的選項。在聽每道題目之前,再把四個選擇項好好的讀幾遍,然后通過所聽到的關鍵詞,捕捉到最有用的信息,做出選擇。若想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可以拿老托福聽力作模擬練習。
第三類題型是聽譯,也是目前國內大部分英語考試中沒有出現過的題型,只見于翻譯類考試。聽譯分為單句聽譯和篇章聽譯,都是英譯漢。這種題目難度主要在于理解和記憶。首先,如果聽不懂,那剩下來的工作就是“編輯”了——將似是而非的語言組合在一起,可能是“驢唇不對馬嘴”,這也是最低級的問題。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聽懂了,但轉眼就忘了,記下了后半段忘記了前半段。對于這樣的記憶問題,是可以通過日常的訓練加以解決的。聽力理解是基本功,在此不多言;對于短期記憶,可以試著聽別人的講話,長度約為三到五分鐘,聽完后,再進行復述,聽的語言和復述的語言可以先用母語。在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可以將聽和復述的語言改為英語,這樣的聽力材料建議用VOA Special English,因為語速相對比較慢。再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就可以把以前聽過的VOA Special English重新再聽,不過這回復述的語言就可以改用中文了。聽熟悉的材料,相對難度也比較小。之所以用“復述”的方法進行訓練,主要原因就在于,復述是考察你對文章的真實理解程度,而聽譯無非就是把口頭復述的過程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來而已。明白了這個道理,聽譯的訓練就很容易了。考試時,單句聽譯可以等聽完全句后,迅速在腦子里反映出這句話的意思,然后快速的記下來;而篇章聽譯,就可以在聽的時候,做些自己看的懂的符號,幫助“文字復述”。但我們不建議多練符號記憶。多記一套符號系統,無疑加重了我們的記憶負擔。篇章聽譯中的符號只是輔助手段,關鍵還是要理解才行。
至于閱讀,這也是我最不想討論的話題。不管什么考試都離不開閱讀,而關于提高閱讀速度和準確率的文章也是一把把的。中口閱讀文章的難度不及六級考試,但50分鐘要求完成6篇文章,平均一篇文章用時約在8分鐘左右,這就要求閱讀有一定的速度和準確性。針對以往的考試經驗,建議大家在做閱讀時,爭取一遍完成,不要奢望有時間回頭檢查。經驗告訴我,檢查后更改的答案有70%以上的錯誤率。提高做題的準確率,還能夠節約時間,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練習中養成“一遍頭”的好習慣。
最后一部分的翻譯包括英譯漢和漢譯英,這也是考察語言的真實水平的題目。大家在日常的訓練中,除了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和方法外,還需要有大量的翻譯實踐。參考書上的翻譯題目最好每道都自己動手做一遍。不要以為看看參考答案,你就能和標準答案做的一樣。在自己譯完后,再對照答案,看看自己什么地方有理解錯。
二.英譯漢測試題型及選材原則
英譯漢測試題型為主觀試題,一般由5~8個句子組成兩個段落的一篇文章(長度約為250詞)。由此可見,英譯漢的難處在于翻譯結構相對復雜的長句。
選材原則取自近年國外英語書報雜志,內容涉及國際知識。外交關系。英美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或歷史,而且是正統的英文。由于考試選材的與時俱進,因此考生必須關心國內外的時勢.對國內外所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有所了解。背景知識的豐富是理解英文文章的關鍵。建議考生經常閱讀英語國家的報刊和雜志,如《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Post》《The Times》等。
結構復雜長句的翻譯:
翻譯結構復雜的長句,應首先弄清英文句子各個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準確理解句子完整意思的基礎上,按漢語所習慣的時間順序和邏輯思維順序,譯成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文字。由于英語的狀語位置靈活.可放在句首、句尾或句子中間,定語又有前置定語、后置定語和同位語。翻譯長句時,不可能把英語原句的結構轉換成與其一模一樣的漢語句子。考生須對英文原句的內容按語段進行拆分,而后按漢語表達方式,將拆分后的各部分內容重新整合成意思與英語原句完全相同的句子。通過對考生試卷的分析,有一定英文基礎,又掌握了這種“拆分—整合”的翻譯技巧的考生都能將英文長句的意思忠實而又通順地翻譯出來,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