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筆記到底應該記什么?首先就是要將聽到的話語按照意思記下來。
一、記意思
意思是講話的組成部分,從數量上是筆記的主要內容。所謂記筆記,就是通過一個字符記住有關的意思,不管是什么樣的字符(文字、符號、圖形等等),一個字符的提示作用,可以使人回想起一系列意思之間的聯系。從這種意義上說,筆記所對應的不是按照語法規則組織起來的語音形式,筆記所代表的意思,可以用與講話的原文不同的文字來表達。
筆記中還有表示各個意思之間的聯系,比如因果、推論等等,以及各個意思之間的時間關系,這種聯系和關系是意思表達的組成部分。
可以作為代碼直接過渡到另一種語言(直譯)的字詞。
在筆記中記意思時,我們采用的是一般人們所說的記“關鍵詞”的辦法。譯員根據筆記中“關鍵詞”的提示,用自己的話重新表達意思。與此不同的是,有些詞需要原封不動地記住,翻譯時用另一種語言重新說一遍,對這些詞的處理比較簡單。與意思相比,需要在筆記中記下來的“不變的詞”要少得多,但這種詞在講話中卻是必不可少的。
除個別情況外,必須用筆記記下來的有數字、專有名詞和嚴格意義上說的技術術語。
二、記數字
在學習的初期階段,教師建議學生只注意聽數字的大概數量級別,但是現在,學生要學習如何記下精確的數字。聽到有數字時,譯員必須立刻記下來,哪怕中斷對意思的筆記,意思可以以后再記。的確,數字不依賴上下文,從而形成某種意思;所以必須在我們還沒有忘記的時候用筆記下來。如果數字表示的大小概念是我們不知道的,那么一旦忘記,就會再也想不起來了,至多像初學翻譯時那樣,說出個大概的數量級別。
三、記專有名詞
與數字相反,專有名詞一般情況下是用不著翻譯的,只要把人名、地名的發音按照譯入語的要求稍微變一變就行。但是,我們很難聽清楚一個不知道的人名,而且幾乎不可能死記在腦子里。所以如果是不熟悉的名字,就要立刻記下來,而且要讓筆記盡可能接近聽到的發音。通常,如果聽得不是特別真切,與其記個大概其,不如用一般的詞代替人名,比如說“英國的代表”(或馬里代表,韓國代表等等)或者“秘書長”之類,因為一旦說錯了名字,會讓人家感到氣惱。
四、記技術術語
除了數字和專有名詞之外,還要讓學生在筆記中記下技術術語。術語在講話的上下文中指的只能是一種東西,可以像代碼一樣在各種語言里找到對應詞。這樣的詞每種語言都有成千上萬,但比日常用語的詞匯量還是少。在教學練習中,要逐漸引進這樣的詞匯,在學生掌握了記筆記的方法之后,可以逐漸增加練習的難度。讓學生接觸機械、工程、外科手術等等的說明時,可以大量使用。
在講話當中列舉的一些事項,也很難單憑腦子記憶,所以也是用筆記記下來。有時候,講話人使用一些字詞所表示的意思,是不能用其他的語匯重新表達的,講話人強調的是字詞本身,是這些字詞的修辭作用,表示的是自己所選擇的特定語域所特有的區別等等,這些詞也要記下來。要記住講話中使用頻率特別高的一些詞,這些詞本身就說明了講話的重要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