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題目:翻譯下列句子
1."But where's thy gentleman,Tess?"(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提示:注意句末標上的原文的出處,結合場景譯會更原汁原味。)
2.That Home is Home though it is never so Homely.
本期答案:
1.譯文:“你那一口子哪,苔絲?”(張谷若譯)
賞析:知識分子之間也許會問“尊夫人呢”而像在學校里就和苔絲親密、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鄉(xiāng)間女子恐怕那個怕只會用“你那口子呢”或“你那一口子在哪”這樣的表達方式。
小機靈補充:在鑒賞像《苔絲》這種文學作品時,不僅要會譯它原本的意思,要想譯得出色,在場景的關注上是一個關鍵,不能只以它的片面意思,還要懂得把原汁原味的小說意境表達出來,這樣,欣賞原汁原味的純文學才有了意義和樂趣。^O^
2.譯文:家雖不佳仍是家。(劉炳善譯)
賞析:此處譯例出自劉炳善先生一篇談翻譯的文章,劉先生想用這個譯例說明翻譯時靈感思維的重要性,又是絕妙的譯句真可謂“千呼萬喚不出來,得來全不費功夫”。劉先生說他這個譯句是一剎那間在腦海中閃現(xiàn)的。本例的譯句確實讓人叫絕:原句中有"Home","Home","Homely"這三個形,音相同(相似)的詞,譯句中有“家”,“佳”,“家”這三個音同的字,原句中不可傳達的形美化成了譯句中的音美,以“創(chuàng)”補“失”,不失為一條思路。俗語云,“機遇只青睞有準備的頭腦”,想在翻譯實踐方面作出一定成就的人不可不在平時多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