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句篇(一)
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故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上焉。...易曰:“修辭立誠。”子曰:“辭達而已!”又曰:“言而無文,行之不遠。”三者乃文章正軌,亦即為譯事楷模。故信、達而外,求其爾雅...——嚴復《天演論.譯立言》
1. 原文:It i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
譯文:世事皆利弊并存。
賞析:原句結構比較特殊("It is ... that ..."),理解起來有點困難。“對誰都沒有好處的風才是壞風”,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風對人都是有好處、有壞處,在引申一步就是成了上面的譯句。林佩耵在《中英對譯技巧》一書中(第68頁)還給了幾個相同結構的英文句子。翻譯的前提是理解。有人指出。市面上見到的翻譯作品,有好多都帶有因理解不正確而產生的低級錯誤,“信”都談不上還妄談什么“達”和“雅”!初學翻譯的朋友,在理解原文上當不遺余力。
2.原文:Their language was almost unrestrained by any motive of prudence.
譯文:他們幾乎愛講什么就講什么,全然不考慮什么謹慎不謹慎。
賞析:如果硬譯,譯文勢必成了“他們的言論幾乎不受任何深思熟慮的動機的約束”。譯者本其譯,化其滯,將原句一拆為二,充分運用相關翻譯技巧,譯文忠實、通順。
3. 原文:Get a livelihood,and then practise virtue.
譯文:先謀生而后修身。(錢鐘書譯)
賞析:原句是祈使句,譯句也傳達出了訓導的意味。用“謀生”來譯“Get a livelihood",用“修身”來譯“practise virtue",可謂精當。巧的是,原句七個詞,譯句也是七個漢字。
4. 原文:I enjoy the clean voluptuousness of the warm breeze on my skin and the cool support of water.
譯文:我喜愛那潔凈的暖風吹拂在我的皮膚上使我陶然欲醉,也喜愛那清亮的流水把我的身體托浮在水面。(章振邦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