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派的科學家認為,技術是擴大科學知識的范圍中被忽視的力量。(71)他們說,科學的發展與其說源于天才偉人的真知灼識,不如說源于改進了的技術和工具等等更為普通的東西。(72)新學派的一位領袖人物堅持說:“簡言之,我們所稱謂的科學革命,主要是指一系列器具的改進、發明和使用,這些改進、發明和使用使科學發展的范圍無所不及。
(73)工具和技術本身作為根本性創新的源泉多年來在很大程度上被科學史學家和科學思想家們忽視了。為技術而歡呼的現代學派爭辯說,像伽利略、牛頓、麥克斯威爾、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大師和像愛迪生這樣的發明家十分重視科學實驗中能使用的各種不同的工藝信息和技術裝置并從中受益匪淺。
鼓吹技術第一、天才第二的論據的核心是分析了科學革命初期伽利略的作用。那時的聰明才智取自第二世紀的天文學家托勒密;了精心創立的太空體系把地球置于所有天體運動的中心。(74)伽利略的最光輝的業績在于他在1609年第一個把新發明的望遠鏡對準天空,以證實行星是圍繞太陽旋轉,而不是圍繞地球。但是,在新學派科學家看來,這件事中真正重要的因素是制造鏡片的機械長期以來不斷的改進和發展。
聯邦政府的政策必然要卷入到技術與天才之爭中去。(75)政府究竟是以減少對技術的經費投入來增加對純理論科學的經費投入,還是相反,這往往取決于把哪一方看作是驅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