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性質決定了文章的結構。在《劍橋雅思》的前言中,關于閱讀有這樣一段話: “The passages are on topics of general interest. At least one text contains detailed logical argument.” 據筆者觀察,所有雅思文章都可以分為兩大類:介紹性的學術說明文和論辯性的學術論文。說明文只是對一個既定的事實進行客觀介紹和陳述,不包含argument,教科書就屬于這一類;而學術論文通常針對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論證,繼而提出解決方案,其過程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雅思考試中,這類文章分為兩種:實驗論證和邏輯論證。下面就依次介紹這幾種文章的結構:
(一)介紹類學術說明文的結構
要判斷文章類別,一般看標題就可以了。介紹類文章是對某事物或現象進行描述或介紹,所以標題一般為名詞短語或者以How開頭的疑問句。具體結構如下:
—Introduce a phenomenon or a fact.
—Detailed Description:
Timeline/Different Aspects/Logic Development
—Look into the future/Summary
無論什么文章,起始段總是引出主題,所以多用敘述描寫性語言,或介紹現象,或陳述事實,或交代問題。
在介紹類說明文中,中間斷落是對事物細節的展開描述,各種話題可以通過三種不同方式展開。第一類時間順序,通常用于陳述一個歷史事件,例如劍五中的“Johnson’s Dictionary”就是這一類。第二類并列或遞進,從各個側面來介紹,例如劍四中的“What Do Whales feel?”,一看標題就知道是介紹鯨魚各個感官的,屬于并列結構。第三類是邏輯順序,據筆者統計,環境自然類文章多依照這種順序,下文對此會作詳細評述,這里不再贅言。
(二)論證類文章的結構
(1)實驗類文章
—Introduce Experiment
—Pre-experiment (Subjects, Tools, Methods)
—Experiment Process
—Result (Collecting Data)
—Analyses and Syntheses
在雅思閱讀中,實驗類文章結構最為固定。筆者分析了“劍四”和“劍五”中所有實驗類文章,發現其結構無一不遵循以上套路,這是因為實驗報告的形式本來就單調。首段總是說明實驗的緣起以及實驗沒目的,然后介紹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器具,實驗主體等,接著進入實驗進程的描述,而后公布實驗結果,最后綜合數據得出結論。無論實驗做什么,這個基本順序是不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