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新東方網雅思頻道為大家整理了如何突破雅思聽力7分瓶頸,供考生們參考,以下是詳細內容。
我是在07年5月參加的雅思考試,聽力的考分為8.5,遜于大部分的雅思名師,好于大部分的雅思考生,所以我談一談個人對于突破聽力瓶頸的感受。
突破瓶頸,重要的是找出自身問題或是痼疾,然后進行根治。不然所有的工作都是治標不治本。
我想舉一個例子,是我的親身體驗,雖然不是雅思方面的,但道理是一樣的。
在大學期間,我曾經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也是很多愛好英語的同學都會有的,就是不看字幕聽懂原聲電影。
當時我最多能聽懂電影的20%-30%, 水平和很多同學類似;我覺得聽不懂是因為詞匯量不夠,想法和很多同學類似;于是就開始不斷積累詞匯,做法和很多同學類似;最后就發現自己還是只能聽懂20%-30%, 結果也和很多同學類似。
那時,我清晰地感覺到了瓶頸的存在。
那么瓶頸突破了嗎?
故事總有美好的結局,突破了,當然。
并且在突破瓶頸之后,我對原聲電影的理解程度在短時間內就提高到了50%-60%。
是怎么突破的?
有人說是天賦。錯!搞文學需要天賦,學語言不需要天賦。
有人說是努力。不全對。努力是需要的,光靠努力是不夠的。
正確的答案是,方向。
語言其實很平實,學習語言不需要天賦,但是需要一種心態,就是認真觀察,細心體會,只有在這種不浮躁的心態下才能發現語言的方向,發現語言本來的樣子。
為什么把詞匯量積累到了6000甚至10000,聽力的提高卻很有限?
原因很簡單,聽力不是詞匯的堆積,聽力是詞與詞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語義和語境。如果把詞與詞割裂孤立開來,逐個去理解,必定造成語義的誤解和語境流失。
如美國校園喜劇, 倆中學生在restroom吸食大麻,被Dean(教導主任)發現,主任大喝:“What are you trying to pull here?”
如果逐字理解就是:你們在這里拉什么?
語義理解完全錯誤,在廁所還能拉什么?!
如果拋開狹隘的字面含義,從語境和此種語境下的正常語義或者說應當有的語義入手,不難理解,主任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你們在這里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