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學生在英語書面表達中遇到最棘手的一個問題就是詞匯量不足、語言素材不能滿足表達需求的問題。然而,在高考有限的時間內考生為了盡可能爭取高分只能采取“回避”的方法,也就是“盡量不暴露弱點”。作為作者,考生有絕對的主動權去改造和裝飾自己的文章。本文將為考生介紹幾種有效回避詞匯不足的常用策略。
一、使用近似表達(或近義詞)
在英語寫作中,考生千萬不能因為自己頭腦中反映出的一個單詞在英文中找不到對應的表達而去絞盡腦汁、延誤時間,而是應該迅速地應變。
例如:2013年天津高考英語書面表達中有這樣一個要點:“組織校際交流活動的設想”。不少考生就因為缺乏“校際交流”的英文表達而犯愁。實際上,如果考生確實找不到“inter-school communicaiton ”,完全可以采取近似的表達方法,如用“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來替代。這樣一來,閱卷老師(讀者)并不確定你是不會使用“inter-school communicaiton ”還是就傾向于使用更直觀的表達“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這就是一次有效的回避。
二、使用反義詞
一般來說,一個人或者事物在某一特性上的兩個方面都有相應的詞匯去描述。但是在高考閱卷的過程中,筆者還是為很多考生在詞匯拼寫或誤用上犯下的錯誤而感到可惜。
例如:2013年天津高考英語書面表達中要求考生對自己的優勢和特長進行描述。就有不少學生寫出了這樣的句子:“I am a very modesty boy/girl”。(當然對“modest”這個詞各種各樣的拼寫錯誤筆者就不逐一列舉)不難看出,考生是想表達自己是個謙虛的孩子。但是考生在對詞匯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采取反義的表述,如:“I never easily feel proud of my self”,“I never easily feel satisfied with myself”等等。
三、使用解釋和描述
英語中有些詞匯的拼寫確實有些難度和易混之處,比如冠軍這個詞匯“champion”就有很多高考考生沒法正確拼寫出來,于是在高考考場上也出現了“群體性錯誤”。2013年天津高考英語書面表達中,有不少考生為了描述自己的優勢,介紹了自己曾經獲得過演講比賽冠軍,辯論賽冠軍、歌唱比賽冠軍等等,這種舉例的寫作思路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卻不能因為一個單詞的障礙而影響了自己的“美好形象”。實際上,這里的“champion”如果考生不會寫的話,完全可以解釋成“I took the first place in a speech/debate/singing contest”。這樣也是有效地回避了詞匯的不足而不留任何破綻。
結語:
詞匯不足是所有高中生在英語書面表達中共同面臨的一個困難,無一例外。也就是說,一個高中生所積累的英語詞匯是絕對不可能滿足他(她)這樣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所擁有的豐富思想。所以,在每分必爭的高考考場上,考生必須采用有效的回避策略,以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評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