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D 2.C 3.C 4.D 5.(3分)
食品添加劑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zhì)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物質(zhì)或天然物質(zhì)。
6.(4分)
示例:略
7.(5分)
(1)調(diào)查顯示,多數(shù)學生與父母存在代溝。(或“調(diào)查顯示,學習成了多數(shù)學生與父母溝通的唯一話題。”)
(2)示例:
學生以學業(yè)為主,父母關(guān)心成績沒錯;但我們的成長路上不僅只有學習成績,強健身體、培養(yǎng)興趣、磨礪意志、塑造品格等都應該成為交流的話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9分)
8.C9.D
10.經(jīng)過了后人不斷的注釋、傳疏、義證;在中國學術(shù)史上經(jīng)歷了流變。
(二)(20分)
11.①用白描手法,通過“瞟”、“抓”、“稱”、“添”、“減”、“包”、“扎”等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了她們嫻熟的抓藥技藝與細致、耐心的工作態(tài)度。
②用質(zhì)樸的語言真實地再現(xiàn)人物及相關(guān)場景。
12.①點明藥名與傳統(tǒng)文化的聯(lián)系。
②表現(xiàn)“我”對中藥的好奇心與親近感。
③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
13.①“我”的姓氏關(guān)聯(lián)著甘草,與甘草有淵源。
②“我”嚼著甘草長大,對甘草有特殊的感情。
③甘草具有“甜味”,是處于那個年代的“我”充實、幸福的寫照。
④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諦。
14.①運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強了藝術(shù)感染力。
②世間萬物皆可入藥,豐富了“中藥”的含義。
③點明萬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④用“靈芝”設喻,把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升華為不可或缺的依存關(guān)系。
15.①母親這味“中藥”,為“我”抵御世間的傷害。
②如同中藥的藥理,母親的愛與美德,慰藉“我”的心靈,成為“我”無價的精神財富。
③形象地表達“我”對母親的真摯情感。
④呼應標題,深化題旨。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19分)
16.B 17.A 18.C
19.而涉獵書史/姑隨世俗作所謂時文者/皆穿蠹經(jīng)傳/移此儷彼/以為浮薄/惟恐不悅于時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7分)
(1)像我歐陽修這樣的,不過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讓您懇切到如此地步呢?
(2)因此與同時代人所寫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獲得俸祿官位并謀取名譽,是順應時俗的緣故。
(二)(7分)
21.還未展開 芳心
22.第一首巧妙運用比喻,如將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蠟燭、未拆封的書札,又把它比擬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東風暗拆”想象芭蕉終于展開,不僅傳神,而且傳達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運用襯托、比擬、對比等手法,不僅表現(xiàn)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賦予海棠一種沉穩(wěn)獨立、自主自愛的品格
(三)(5分)
23.(1)貴人賤馬
(2)人、馬并重(或“先人后馬”)
24.這種句讀體現(xiàn)了后儒對孔子的推崇,但“人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為孔子的“仁”并非兼愛,他主張在“親親”的基礎上推己及人。
(四)(6分)
25.(1)言之必可行也無所茍而已矣
(2)擇師而教之 則恥師焉
(3)地崩山摧壯士死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4)梧桐更兼細雨。 怎一個愁字了得
(5)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四、(60分)
26.(60分)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