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2014屆高三語文下學期第三次適應性測試試題附答案(新人教版)
12.(1)示例:①此聯(lián)對仗工整,韻律和諧。②這兩句互文見義,院子里、池塘邊,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將一腔幽怨之情寄寓在暮春景象之中,營造了一個意境清幽、情致纏綿的境界。④“‘溶溶”“淡淡”等疊詞的運用,使詩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具有音韻美。⑤用意象疊加(列錦)手法,通過梨花、院落、明月、柳絮、池塘、清風這六種意象的疊加,組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營造纏綿幽怨的意境,倍增相思幽怨之情。(答出兩點即可,每點2分,酌情給分)
(2)示例:詩歌首聯(lián)“不再逢”、“ 任西東”表現(xiàn)了與佳人無法再見的滿懷惆悵,緊扣“怨”字;頷聯(lián)境界清幽,蘊含幽怨之情;頸聯(lián)“寂寥”、“蕭索”直點怨情;尾聯(lián)書信無達處,則是怨的高潮。全詩緊扣“怨”字,卻無一“怨”字,意在言外,含蓄蘊藉。(4分,酌情給分)
13.(1)體無咎言 以我賄遷 散入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清角吹寒
(2)功業(yè)相反也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老病有孤舟 憑軒涕泗流 星河鷺起
14.(1)“井”,結束了游蕩和漂泊,使人過上了定居的生活。(1分)這句話突出了“井”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2分)(酌情給分)
(2)人類利用完外物的作用后,往往將其荒廢,丟棄。(1分)此句突出了人類的功利性,批評人類不尊重自然,不愛護自然,對自然缺乏感恩之心。(2分)(酌情給分)
15.文章第一段從“井”的象形字體產生聯(lián)想,用一個比喻說明井在大地上的作用。(2分)點題,統(tǒng)領全文,與文章結尾相呼應。(2分)(酌情給分)
16.作者通過寫“寒山寺”連撞鐘也要出賣撞鐘權的情況,反映了現(xiàn)代人把文化金錢化,充滿功利。(2分)與“井”是免費的,為人類無償奉獻形成對比,突出了“井”的偉大。(2分)這部分內容緊扣現(xiàn)實,引人深思,促人警醒,豐富了文章內涵,深化了文章主旨。(2分)(酌情給分)
17.井,使人類結束了游蕩和漂泊的日子,使人定居下來,有了家園、村落和城池。(2分)百姓掘井吃水,賴以生存。井有大德,屬于天賜,供給人的水是免費的。(2分)人要飲水思源,有感恩之心,“井”幫過人類,人就應該對他說聲“謝謝”。 (2分)(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