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四六級考試6月15日轟轟烈烈地結束了,這次是第二次多題多卷制。筆者這兩次都帶領著沈陽新東方的優秀教師團隊第一時間發布并解析了大部分真題,效果很熱烈。從各方反應來看,很多同學及業內人士都說題“難了”。然而,真的難了嗎?哪方面難了?
首先,我們看一下新浪網的英語四六級難度調查問卷產生結果與2012年12月考試的對比:
先看看英語四級:
看完了四級,我們再來看看英語六級:
從以上四幅圖中,我們至少可以提煉到如下信息
1、英語四級的同學永遠比英語六級的同學要覺得難。
四級的卷紙肯定要比六級簡單,但在考四級的同學中,無論是2012年12月考試還是剛剛過去的2013年6月考試,“真心覺得很難”的同學遠比六級的同學要多。原因筆者稍后會解釋。
2、無論是英語四級還是英語六級,同學們所感知的難度有下降。
在2012年12月四級考試中,“真心覺得很難”的同學比例占全部的66.5%,而2013年6月份下降到了54.7%;同樣,六級考試也由2012年12月的60.8%下降到了50.6%。不是難了嗎?怎么數據不是這么說的?這都是為什么?
筆者不才,自2007年始在沈陽新東方授課,至今四級課程已講授6年,六級課程也講授4年有余。英文有句話,叫做Data never lies.(數據從不說謊。)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有些絕對,但起碼是Data tells truth.(數據說實話。)對以上數據現象,筆者將做如下解釋:
1、 為什么英語四級的同學永遠比英語六級的同學要覺得難?
我們來看一下英語四六級學員素質模型對比分析:
以上圖形其實是借用人力資源對于工作能力與工作意愿分析模型,對于英語四六級同學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愿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四級的同學大部分處于第三象限,即學習意愿低并且學習學習能力有待提高;而六級的同學大部分處于第四和第一象限,即無論學習能力如何,學習意愿普遍很強。而我們知道,學習意愿與學習能力往往相關,自然在考試后的難度調查中會造成這種現象。而新東方對于四級和六級的學員教學自然就此產生了區別,對于四級學員,教學前期以各種方式激發同學們的學習意愿,使其轉變成第一和第四象限的學員,然后再教學中后期提升學習能力;而對于六級學員,基本上直接提升學習能力就可以了。這完全是符合一般基本教學規律的。
2、 為什么同學們并沒有覺得難度提升?
同學們重點關注的閱讀題難度沒有提升,難度提升的是大家之前本就沒有多大信心的聽力和分值不高的寫作上。剛剛考過的英語四六級真題,我們發現閱讀部分實際是比較簡單的,以六級閱讀為例,這些文章顯然沒有2007年12月和2006年12月的六級閱讀難,拿分實際很容易。而同學們詬病的往往是四級變態的圖片寫作和六級變態的聽力(居然有伊波拉病毒,各種變態的醫學詞匯,我們老師自己在聽譯還原聽力原文的時候都真心覺得”漲姿勢”啊!)。
長江商學院的校訓是“取勢、明道、優術”。這篇小文中,“道”與“術”層面的論述很少,主要是為大家“取勢”,即對現狀做了分析,為將來復習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