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為英語四六級考試拼命
這兩天,關于英語四六級考試作弊猖獗的新聞無疑是教育界的重磅新聞??萍硷w速發展,作弊手段緊跟科技步伐,作弊手段的高科技內涵讓人瞠目結舌。
關于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一直備受爭議和置疑。但無論如何,既然是考試,就應當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作弊理應受到嚴懲,否則不僅破杯了考試原則,也對那些一直以來辛苦付出的學生不公平。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忍不住就回想起十七年前自己的英語四級沖刺歲月。
“大學四年,我什么課都敢逃,但就是英語課從來沒有逃課,不是因為喜歡這門課,而是因為英語四級考試沒過關,畢業證都拿不到,逼著我拼了命也要過英語四級考試。”
十七年前大二的時候,我的一位同學如此總結。那一年,我們非常幸運地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好多同學在一起舉杯慶賀,以隆重的方式向英語說再見。有同學把英語所書本拋到窗外,釋放英語帶來的沉重壓力。他的話代表了很多男生的共同聲音,包括我,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但我們從沒有想過作弊,也沒有聽說過有人在英語四六級考場上作弊。
那以后的日子,我們幾乎沒有再碰過英語書,除了說幾句諸如bye-bye之類的玩意外,我們也沒說過一句英語。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我們都認為英語陪伴我們完成了三次歷史使命:中考,高考,四級(六級)考試。
不幸的同學繼續著不幸的日子,沒有通過四級考試的同學真的很痛苦,有同學考了三次也沒有過關,精神幾乎崩潰。有一年我們聽說某某大學一位女生因為沒有過英語四級跳樓自殺,心情沉重。
我必須承認,大學一二年級,英語學習花費了我最多的精力和時間,甚至超過了我的專業課。尤其是在四級考試前幾個月,每天早晨我都抱著厚厚一本四級復習題集到宿舍后面的青山綠水間背單詞,背詞組,背語法,那段時間的確沉淀了很多單詞詞匯,也知道相當多的英語語法,直到現在也沒有忘記,可謂刻骨銘心。
如果說收獲,那么這算是收獲。有一次,我閑來無事,從英語老師那里拿了一套初中英語試卷來做,十多年沒怎么碰英語了,竟然還可以輕松拿到90多分,那些詞組之間的細微區別,那些讓老外也感到深奧的英語語法,我竟然還沒有忘記。
我很感慨,感慨自己的英語根基如此之牢。
也很悲涼,學了那么多年英語,我其實只掌握了一項技能:做題。而且,現在的英語試題與十多二十多年前并沒有多在區別,依舊是單詞之間的細微差別,詞組之是的細微差別,語法之間的細微差別,依舊是那些老外認為用哪個詞都沒多大問題,而我們非得要刨根問底刨個稀爛,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題目。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有一個朋友,在大學以優異的成績過了英語四級考試,一直以來感到自豪。有一次參加旅行團去美國,在城里,受團友的委托向一位當地人問路,嘴巴咂巴了半天,愣是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英語。那件事情對他的打擊很大,回國后苦練口語表達,同時警告兒子,學英語一定要學會表達,否則別學。
而我在十年前去歐洲旅游的時候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尷尬,口語之差,羞于啟齒。有一次給學生上課,我情緒一激動,迸出一個英語單詞,沒想到因為發音不標準,被學生調侃了好長一段時間。幸好當時只說了一個單詞,要是說出一串單詞,我想我會被這群鬼靈精怪的學生一個一個單詞抽出來調侃得一踏糊涂。
這樣的事情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第一是學英語其實還是有用的,尤其是在交流方面。所以有些人一口咬定學英語沒有用,我并不贊成,關鍵是我們學到了什么。第二是我們的英語教育違背了語言教學的宗旨,語言教育本身應當以口頭表達和交流應用為基本的,但我們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好,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中英語僅僅是考試工具,這抹殺了語言的本質和樂趣。
我以優異的成績過了四級,成為一個啞巴英語典型人物,僅僅如此而已。不會口頭表達,一肚子的詞匯語法爛在心里,很可惜也很可悲。所以,我成為現在學生的反面教材,也算是一件好事,希望我的學生不要在英語學習上走我的老路,只會動筆不會動嘴,只會考試不會交流。
當然,我必須首先承認,我沒有語言天賦,所以只能成為啞巴英語一族的成員。第二,我必須說明,我們這代人的啞巴英語歷程,不是我們的英語老師的錯,這是體制的錯,也是最需要改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