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age Two
【全文翻譯】
社會學家認為,有幾種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人成為某個社會群體公認的領導者。在家庭生活中,傳統的文化模式賦予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領導的地位。在其他情況下,比如友誼團體,盡管沒有正式的選舉程序,一個或更多的人會逐漸地成為領導。在比較大的群體中,領導者通常是通過正式的選舉或招募的形式產生的。
雖然通常認為領導具有人不同尋常的個人能力,數十年的研究未能找出可靠的證據來證明那些人是“天生的領導者”。看起來似乎沒有所有的領導都具有的固定的個人品格;相反,只要具有適合某個特別群體所需要的品質,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其領導。
研究表明,通常不同的人會充當兩種不同的領導角色。指導型領導注重社會群體目標的實現。群體成員期望指導型領導人“把事情搞定”。 另一方面,表現型領導則強調社會群體成員的集體幸福。表現型領導并不側重于群體目標的實現,而是注重為群體成員提供情感支持,并盡力減少內部的緊張和紛爭。
指導型領導與其他的群體成員之間的關系可能是相當次要的。他們可能會約束阻止實現群體目標的成員的行為。表現型領導則與群體其他成員之間建立了一種更私人的或者相當重要的關系。當有人經歷過困難時,他們表示同情,并設法解決危及群體分裂的問題。正如這兩種不同角色所表明的那樣:表現型領導一般會從群體成員那里獲得更多的個人感情;而指導型領導,如果他們能成功地實現群體的目標,可能會獲得更廣泛的尊重。
【答案解析】
62.【解析】[D]主旨題。本篇主要討論不同的領導者(如instrumental leaders以及expressive leaders)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中所充當的角色和發揮的功能。所以D為正確答案。A、B、C選項都不能正確概括本文主旨。
63.【解析】[C]細節題。A選項的招募(recruitment)和B選項選舉程序(election process)都在第一段中作為大群體的領導者產生的方式被明確提到。D選項也在第一段中作為家庭領導者的產生的方式被明確提到。只有C選項沒有作為產生領導者的一種方式在本文中被提及。
64.【解析】[A]推斷題。A選項意思是:某一特定群體的有效領導者,不一定就可以成為另一群體的有效領導者。這正好與第二段的意思相吻合,即領導者沒有一個固定的特點,只是符合了一個特定群體需要的人就有可能成為該群體的領導者(It seems...virtually any person may be recognized as a leader if the person has qualitie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at particular group)。B選項和C選項的意思與本文無關。D選項意為:許多人想成為領導者,但卻很少能拿出證據來證明他們具有這樣的資格。顯然是對文章意思的曲解。
65.【解析】[B]細節題。第二段中“...decades of research have failed to produce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there is any category of ‘natural leaders’”意思是說數十年來的研究并不能找出可靠證據來證明哪些人可以成為“天生領導者”,與B項意思一致。
66.【解析】[D]細節題。第三、四段主要講了兩種類型的領導者的區別。其中instrumental leader側重于群體目標的實現,而expressive leader相對于前者并不側重于群體目標的實現,而是注重為群體成員提供情感支持,并盡力減少內部紛爭。(Expressive leaders are less concerned with the overall goals of the group than with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to group members and attempting to minimize tension and conflict among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