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
一. 應試技巧
以WHAT為提問詞引導的問句
1. 問”什么含義”來源:考試大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What does the woman’s answer suggest?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共出現32次)
2. 問”從對話中能獲得什么信息或結論”
What can we learn/know about the man?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woman’s reply?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共出現37次)
3. 問”做什么”
What does the man promise to do? (共出現14次)
4. 問”對某人或某事有什么看法’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出現4次)
小結:在短對話部分,考查最多的是WHAT類的提問,其中細節的考查相對較少,推斷型的相對較多一些.
二:常見考題類型
1原因與結果題
特征:1.至少有一個選項暗示出該事實能導致某種結果,通常有好幾個選項的事實能導致同一結果
2.選項中可能出現can’t, not be able to, too….to, have to等詞或詞組.
3.文章承上啟下的作用的信息句
a.表示文章順序與層次的句子,一般由first, second, in the end,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finally引導.
b.表示意思轉折的句子,一般由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instead, unfortunately, however, yet, although, nevertheless等詞引導
c.表示因果關系的句子,一般由because, since, for, thus, as a result等引導
2.職業與身份題
特征:大部分情況下,選擇項是有固定格式的,要么是4個不同的職業,要么是4個不同身份的人
短語:a little out of the way 有點遠
三. 長對話應試技巧
注意:問答形式的對話是考試重點,往往落在其答語上.并且不是每一組問答都是重點,作為考試重點的幾組問題之間的關聯性是不大的.換句話說,第一個問題考查了文章的主旨,第二個問題開始分別考查對話中所呈現的幾方面問題.其中每一個方面選擇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來考查.并且部分長對話還秉承了短文理解的一個重要的考查方式,就是在對話的開頭部分一定會出題目
方法:1.話題與場景的判斷----第一句話中的核心詞匯揭示答案
在長對話中,寒暄過后的第一句話一般起到引出話題的作用,很可能是對話的主題所在,也是回答主旨,話題以及場景題的依據,正確的答案往往是核心詞匯的重現,同義詞,或者是由該單詞所得出的自然的推論.
2.細節題---聽到什么選什么
與短對話的區別就在于,短對話中一般采用的原則是聽到什么就不選什么,而長對話恰恰相反,它考查的重點是那些含有實際意義的問答內容,尤其是特殊疑問句
3.根據結尾處的核心詞匯鎖定答案
長對話中一個出題規律就是在結尾處,針對將要做什么.或者提出什么建議進行提問.因此答題的關鍵就在于鎖定結尾處的核心詞
四. 場景分析
1. 教務場景
解題思路:教務人員描述各項事務的細節問題,時間,地點,計劃推遲或變更的原因等往往是考查的重點
2. 選課場景
解題思路:學生覺得課程太難,負荷太重
3. 補課場景
解題思路:場景人物一般是同學之間的補課,在補課過程中,一方會有一些問題,而另外一方將一一給予澄清
4. 論文場景
解題思路:場景人物一般是教授與學生,或者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論文的題目難以確定,資料太難找,題目太偏,查不到資料,題目太大,要找的資料太多,太雜.
5. 體育場景
解題思路:目的不在于比賽,而是好玩,健身,交友.一些運動,如CYCLING,往往是以TEAM,CLUB或者ASSOCIATION的形式存在的
6. 租房場景
解題思路:學生一般傾向與找價格地的房子,所以房子的條件一般比較差.經常會出現一些毛病,由于房子緊張.找房子,租房子的過程往往很不容易
7. 吃飯場景
解題思路:往往在吃飯過程中,遇到等待時間過長,飯菜不如意等提出投訴,得到賠償等
8. 工作相關類
解題思路:應聘者介紹自己的情況,如:教育背景,特長等,聘方人員一般要介紹工作的性質,工資待遇以及上下班時間
9. 采訪座談類
解題思路:被訪者在某一方面或幾方面比較成功,訪問者就其某一方面的成就提出問題.并由被訪問者談體會或經驗,提出以后的計劃等.
應試技巧:注意重復的詞語,他們通常會給你一些線索,還會幫助你回憶你在題目中聽過的名稱,注意各個選項中的不同點,注意一些不同的名字,地點,以及不同的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