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級詞匯:高重復率
對于六級詞匯考試而言,歷年真題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重復率非常高。幾乎每次考試都有5題左右會幾乎原封不動地重現,如果算上重復的考點就更多了——在30題中占到一半以上,這也有其必然性:六級考試針對的是教學大綱從4200到5500中間階段的單詞,這本身局限了其范圍,又要排除為數不少的較生僻、考查意義不大的詞,重復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考生往往存在一種誤解,以為出過的題目不會再出,實際上恰恰相反,四、六級考試在詞匯題上的考查體現出了一種馬太效應——使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好多詞越是考過越是喜歡再考,越是沒考過越是喜歡繼續打入冷宮。如在四級中available考過6次,5次成為主考選項;entitle考過4次,全部成為主考選項。在六級中comply(與with搭配)考過8次,6次成為主考選項;conform(與to搭配)考過7次,5次成為主考選項;其他obscure,trivial等等,不勝枚舉。還有一些詞則比較“郁悶”,如persist,算上其各種形式(形容詞、副詞、名詞)共考查了9次,其中成為正確選項的次數是0;constrain的命運也是一樣,所以如果考場上遇到實在不會做的題目,有這樣的概念也可提高蒙對的概率。題型改革后即使不會出現重復的題目(退一萬步說),也必將不厭其煩地考查某些重點詞匯,而這些重點詞匯是可以通過反復做真題熟練把握的,因為真題實際上相當于給其考查的詞匯提供了一個典型的語境。如果真題還沒有做到爛熟,那么應拋棄模擬題,因為模擬題永遠是“仿”而不“真”,對應考的作用極其有限。
六級詞匯考試近年來還體現出如下趨勢:
1. 1997年后只考詞匯不考語法。詞匯題分三種考查形式:難詞辨析、近義詞辨析和形近詞辨析。
2.近年來詞組和搭配的考查明顯減少。1997年1月考了8道這方面的題目,而從2002年1月到2003年12月的6次最新題中一共只出現了6題,平均每次一題,可以預測變革后其被繼續打入冷宮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六級考到的往往都是相對較難、使用頻率較低的詞組(如2002年6月考到了draw on表“利用”義),復習起來漫天撒網,廣種薄收,性價比極低。聰明的人懂得如何解決問題,更加聰明的人懂得如何回避問題。若是為了學好英語,詞組的掌握固然重要;若是僅為應考,則可權變。
3.語義邏輯關系的推斷凸顯重要性,實際上這在近年四級考題中也有越來越多的體現。須知四、六級考試作為標準化考試,當然要保證答案的惟一性。對于詞匯部分而言,就是要在題干中蘊涵空格所填詞的含義,這種蘊涵常常通過同義或反義關系得到體現,也就是說,把題干中的某個詞的同義詞或反義詞填入空格。把握這種分析技巧,可以有助于我們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何樂而不為呢?另外詞與詞之間的關聯性也值得注意,有時面對長句難句,不需要看懂它(在考場上有時也根本看不懂)也可以獲解。解四、六級詞匯題其實如與高手過招——須內外兼修方不致鎩羽而歸。內功是詞匯量,招式則為語義邏輯關系的分析。沒有內功,所有招式都成為無本之木;而深湛內功輔以變化繁復之招式,則必將生出摧枯拉朽、碎金裂石之功效。(這就是為什么六級久已告別語法卻仍將第三部分命名為vocabulary& structure的原因,分析句子結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