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系列,我是安妮·斯尼德
太陽能發電 。風能發電 。水力發電 。相比化石燃料,這些可再生能源都要更有利于氣候,對吧?嗯,風能和太陽能確實如此 。但事實證明,水力發電的情況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 。
美國環保協會的一項新研究分析了全球1500座水電設施產生的氣候影響 。這些設施的發電量大約占到全球水力發電總量的一半 。研究人員的觀察重點是:這些設施相當于溫室氣體匯還是溫室氣體源 。為了找出答案,他們調查了有助于確定水電設施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所有不同因素 。
“導致水力發電排放溫室氣體的因素非常多,但基本上來說,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源于水庫本身,因為植被和土壤淹沒于水電大壩的水下 。”
美國環保協會的氣候高級科學家伊利莎·奧克說到 。水下植被腐爛后,會釋放出甲烷或二氧化碳 。
“水庫的表面積越大,排放的溫室氣體就越多 。此外,溫度也會產生作用,水庫的溫度會影響溫室氣體的產生量和排放量 。”
通過分析,奧克及其合著者——同樣來自美國環保協會的史蒂芬·漢堡發現,水力發電會在各個方面產生氣候影響 。好消息是,一些水力發電設施的表現與風能和太陽能一樣好 。但令人震驚的是,有100多座設施對氣候的影響比化石燃料還要嚴重 。這項研究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 。
這一研究結果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水力發電 。
“我們只要小心謹慎,確保我們獲得氣候效益就行 。在很多情況下,水力發電能與風能和太陽能不相上下 。因此,水力發電的環保情況因具體設施而異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安妮·斯尼德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