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科學美國人》播客編輯史蒂夫·米爾斯基
《嗜血》 作者:瑞秋·努維爾
蚊子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它們傳播的疾病每年會致數十萬人死亡 。只有雌蚊叮咬人,以此獲取產卵所需的蛋白質 。但在炎熱干燥的日子,血液也可充當清爽的飲料 。
一項新研究發現,脫水的蚊子更具攻擊性,相比隨時可以獲得水源的蚊子,它們會更頻繁地停在宿主身上,并且更頻繁地吸血 。在解渴的同時,它們可能還會加劇疾病的傳播 。這項研究由辛辛那提大學的生物學家約書亞·貝努瓦及同事開展,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5月刊上 。
由于有些蚊子在水上產卵,因此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假定更濕潤的環境會引發更多蚊媒疾病 。但是最近的研究暗示結果可能恰恰相反——西尼羅河熱等疾病的擴散加劇與干旱有關 。貝努瓦和同事的發現有助于解釋這些反直覺的結果 。
一次偶然的機會,貝努瓦對“脫水對蚊子吸血行為的影響”產生興趣:一名工作人員摔了一個裝有缺水蚊子的容器,然后發現那些蚊子對他進行了俯沖攻擊,比平常要更有力量 。
研究人員對傳播黃熱病、寨卡病毒和西尼羅河熱的三種蚊子進行了研究 。他們將數百只蚊子關進溫度和濕度不同的籠子中,有些籠子里面有水和花蜜(蚊子偏愛的糖源),其他籠子里則沒有 。隨后,他們對蚊子選擇叮咬“宿主”的頻率進行了測試:實驗中的宿主是一個溫熱且光滑的塑料薄膜,上面涂滿了人工汗液和雞血 。
在幾小時內,沒有水喝的蚊子中有多達30%吸了“宿主”的血——而有水喝的蚊子中只有5%到10%這樣做了 。
這些研究結果對預測疾病傳播率具有現實應用意義 。
以上是瑞秋·努維爾發表的文章《嗜血》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