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得體性原則是語用學上經常使用到的衡量語言應用是否得體的一個重要準則。筆者考察分析了得體性原則的“合境”、“合位”、“合禮”、“合俗”、“合式”五準則在國際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的應用。具體來說,筆者簡略論述了國際商務英語書信寫作語言如何才能適合語境,適合寫信人的身份,符合禮貌,符合英語民族風俗習慣和商務英語規范,符合商務英語書信語言的體式。
關鍵詞:商務英語書信語言、得體性、合境、合位、合禮、合俗、合式、應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過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對外經濟貿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國際商務交往越來越頻繁。在國際商務交往中,書信則是最重要的書面交往方式。在書信往來溝通中,雙方極有可能不曾謀面,而只是以信傳情達意。在以信傳情達意中,雙方應該努力塑造良好形象,爭取并保住新老客戶,以取得更好經濟效益。為達此目的, 我們必須注意商務英語書信寫作語言的得體。考試大
所謂得體,就是得體性原則(Geoffrey N. Leech 1983)。得體性原則(Tact Maxim),大致包括五大準則,也可以稱為“五合”,即合境、合位、合禮、合俗、合式。[1]王希杰(1996)認為,得體性是評價話語好壞的最重要的標準,也是決定話語表達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他還進一步解釋說,得體性指的是語言材料對語言環境的適應程度。得體性,這個禮貌原則中最基本的一條原則,必須在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得以不折不扣地遵守執行。以下,筆者就簡略談談得體性的五大準則在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的應用。
一、合境準則在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的應用
所謂合境,就是適合語境、合乎時宜。美國人認為,在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使用口語體語言可以制造更加友好和諧的氣氛。試比較:
1、a)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inform you that, on and after this date, our business will be carried on under the style of Brown & Co. 就此機會,我們從此以后將以布朗公司的名義營業,特此奉告。(繁冗老套,但是,這種文風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十分盛行。)
b) I inform you that our business will be carried on in the name of Brown & Co. on and after this date. 我們通知你們,我們從此以后將以布朗公司的名義營業。(簡潔易懂,這種文風在當代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非常流行。)[2]
2、a) We hope to receive your catalogue by return mail. Thanking in advance. 我們希望收到貴方產品目錄,請速復函。我們先對此致謝。(羅嗦繁縟,但是,這種文風盛行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
b) We hope to receive your catalogue soon. 我們希望盡快收到你方產品目錄。(簡潔易懂,這種文風流行于當代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2]
3、a) We have duly received your order No. 68 dated March 5, for which please accept our thanks.貴方日期為三月五日標號為No.28的訂單我們已按時收到,特此致謝。
b) Thank you for your order No. 68 dated March 5. 貴方日期為三月五日標號為No.28的訂單已收悉,特此致謝。(此兩句之間的區別同上。)[2]
另一方面,商務英語書信寫作所使用的語言必須符合特定的語境,這就是所謂“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的道理。例如,商務英語書信的結束語(Complimentary close)必須與稱呼(Salutation)相適應相匹配。換言之,寫信人只有根據不同的稱呼選用恰當的結束語。
二、合位準則在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的應用
合位,就是適合位置。[1]人是在社會群體中生活的.各有不同的崗位、職業,也就是說,各處在不同的“位”上。“合位”的言語才是與身份相稱的,與語境和諧的言語。比方說,致信的對象是一位老友,我們寫信就可以采用比較隨意輕松的腔調語氣。但是,如果致信的對象是一位地位職位高于自己的人,那么,我們寫信時就要挑選合適的語言文字表示出敬意。在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用語的語氣腔調是否“合位”是衡量書信語言是否得體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以說,講什么話是“合位”問題,講話內容的深淺和技藝的高低是修養問題,適合身份,就是既要“合位”,又要顯得有修養。請比較分析下面三句商務英語書信用語:
4、a) We ask you to enquire into the financial and credit status of a firm in Milan on our behalf.我們要求你方代表我方查詢米蘭一家公司的財務和信用狀況。因為此句用了“ask”一詞,聽起來有一點命令的口氣,因此,此句的語氣腔調就顯得不合說話人的身份。所以,這句話應改成:
b)We would like you to enquire into the financial and credit status of a firm in Milan on our behalf.我們希望你方代表我方查詢米蘭一家公司的財務和信用狀況。
c) We should be grateful (obliged) if you enquire into the financial and credit status of a firm in Milan on our behalf.你方若代表我方調查米蘭一家公司的財務和信用狀況,我們當十分感激。[3]
后兩句分別使用了“would like”和“should be grateful (obliged)”,因此,就顯得比第一句更適合自己的身份,因為這是你在求別人為你辦事。
另外,請分析以下一對句子:
5、a) We received our order No. CL 818 yesterday. But when we turned on the machine, it did not work. Because of this bad experience, we doubt your company's ability to make high quality products. 我方昨天收到了標號為CL818的那批訂貨。但是,當我們打開機器試機時,它根本就不工作。因此,我們懷疑你們公司是否有能力生產優質產品。(Angry tone)
b) I am writing with reference to order No. CL 818 which we received yesterday. When we turned on the machine, it did not work. It seems that the machine was not tested before dispatch. Please let us know what you intend to do in this matter.我現在給你方寫信是關于我方昨天收到的標號為CL818的那批訂貨。但是,當我們打開機器試機時,它不工作。這臺機器似乎沒有檢驗就發貨了。你方打算怎么處理,請告知。 (Better tone) [4]
在第一句,寫信人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怨恨和怒氣,因此,這種語氣與人與己都不太合乎身份。而在第二句,“seems” 和“Please”這兩個詞的使用,以及“It seems that...”和 “Please let us know...” 這兩個句型結構的使用,使得說話的語氣緩和了許多。
三、合禮準則在商務英語書信寫作中的應用
合禮,就是符合禮貌。[1]禮貌是人際和諧的一種粘合劑。有禮貌是有修養的表現。美國語言學家布朗提出言語交際的“禮貌原則”,美國哲學家格賴提出言語交際的“合作原則”,都是一個意思。杰弗里?利奇(G. N. Leech)在《語用學原理》中將得體作為禮貌原則的六條標準之一。足見禮貌與言語得體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在言語交際中,禮貌是得體性的一項重要內容。
雖然當代商務英語書信趨向于采用直截了當、言簡意賅、比較隨便的語言,但是,我們還是要不失禮貌風度。否則的話,我們就會被認為粗俗,從而造成不好的印象,影響商務交往關系的建立和保持。商務英語書信要做到合禮得體,我們就得注意禮貌的措辭。首先,在商務英語書信交往中,我們要注意禮貌用語的使用。例如,
6、Many thanks for your favor of yesterday with a cheque, value $600,000, which we have passed to your credit. 謝謝您昨日來函。同函附寄的面額為600,000元的一張支票,我們已記入貴方貸方帳戶。[2]
7、We shall be glad to make you special offers for orders of not less than a truck load at a time.若一次訂貨超過一卡車,我們將給予特別優惠價。[2]
其次,即使我們在信中談的是諸如索賠理賠之類的不愉快的事情,我們也要不失禮貌。甚至于在回復不那么客氣禮貌的書信時,我們也得注意保持風度,做到有禮有節。試比較:
8、a) Your letter in reply to ours of May 18 came this morning, and now we do not understand any more clearly your complaint than we did before. 你方給我方五月十八日的去信的回信已經收到。你方的抱怨,我方一直搞不明白。
b)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May 20. In order that we may be of the greatest possible help to you, will you please tell us just what you wish us to do about the matters. 貴方五月二十日的回信已收悉,特此致謝。為了盡可能地給貴方以幫助,請告知貴方希望我方對此該如何行動。
第一句聽上去生硬率直,寫信人不會拐彎抹角,因此,說的話就顯得不夠禮貌。而第二句聽起來彬彬有禮,因為寫信人用詞比較間接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