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牛津大學一份內部報告指出,因商業原因而招收富有但成績較低的海外學生,會損害學校聲譽。
報告直指的學生群體是“聯合學生(associate students)”,這些學生成績“往往比牛津本科生平均成績要低”,但支付一個學期高達13,000鎊學費。該校高層擔心,盡管這類學生不是正式的牛津學生,但卻為學校帶來嚴重聲譽損害,因為他們的學術標準通常較低。報告還指出,與牛津大學獨立的一些學員能自由設立收生政策,因此存在以純商業原因收生的現象,牛津每年收取300個聯合學生,通常經過第三方機構招生和收費。
出于上述憂慮,該校前副校長斯拉克教授(Paul Slack)領導一個工作小組展開研究。報告公布兩周前,牛津大學剛被指責將海外學生當作搖錢樹,該校學位課程從英國本土學生收取最高一年9000鎊學費,而從海外學生收取高達35,000鎊學費。華盛頓國際學會(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Studies)被稱為提供牛津就讀機會的最大規模海外學習課程,大部分參與學生來自美國,他們為13周長的一個學期支付20,900美金學費,相當于13,430鎊,當中約4000鎊是付給校方的,收生學院包括三一學院、基督教堂學院、新學院和莫得林學院。
在申請課程時,學生無需證明其成績高達該校平均線,課程官網還強調,教學同樣由學校導師以與教導本校學生相同的方法教授,學生隨后也可在簡歷上形容自己曾在牛津就讀。數據顯示,基督教堂學院2010年至2011年度招收48名聯合學生,收入超過5萬鎊學費。
斯拉克教授認為,這令不知情者很難區別畢業于該校短期課程和長期全日制學位課程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