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帶”(blue ribbon)是美國中小學能獲得的最高榮譽。藍帶學校起源于1982年,經過多年的發展,截至2006年為止,美國已有5200多所學校得到過這樣的殊榮。在這5200所學校中,有些學校是多次獲獎。平均而言,美國只有3.9% 學校可以進入藍帶學校之列。
美國的公立和私立學校都可獲得“藍帶”殊榮。“藍帶”就像是一面錦旗,一個榮譽稱號。和普通學校相比,藍帶學校教學質量高,超前教育普遍,學習風氣濃厚。美國公立藍帶學校,并不需要特別的入學考試。只要家宅位于藍帶學區內,每個家庭中的所有學齡兒童都可自動進入藍帶學校。三年前我們搬家來到此地時發現,我們家所在學區的中小學都是"藍帶"學校。
藍帶學校到底有什么特點呢?在美國華人當中,流行一種說法,大家認為美國藍帶學校和中國的學校一樣,學習競爭激烈,超前教育普遍。對美國藍帶學校的功課,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轉學來此的外地生,一定要先確保孩子的功課,再做其他的課外活動。藍帶學校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大概因為美國藍帶學校數量比較少, 很多人對此并不了解.能被授予藍帶,對學校而言是件非常榮耀和自豪的事。藍帶學校的校長要親自去華盛頓領獎, 藍帶學校老師的水平非常高。和中國學校一樣,他們也講分數和排名的。
2、藍帶學校老師要求特嚴, 每天每門功課都有小測驗, 成績全部記錄, 折成百分比累計, 定期報告家長, 一次沒考好總成績都會受影響, 全A很難拿的.
3、從美國普通學區搬家到藍帶學區,初來乍到時,孩子會不適應。具體來說,普通學校的尖子生轉學到藍帶學區,很可能就成了落后生。這就好像中國的普通學校尖子生轉到重點學校時的表現一樣。
4、為了確保藍帶學校的學習成績,為孩子選擇課外活動時要量力而行。如果孩子在藍帶學校的成績不理想,最好減少課外活動以確保成績。等到成績提高之后,在逐漸增加課外活動。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美國小學功課輕松簡單。這種印象確實有很大的代表性。比如我們在圣路易斯時,我家兩個大孩子的小學生活幾乎和托兒所差不多,每天沒什么作業,功課又特別簡單。但搬家來到藍帶學區以后,情形就大不一樣了。
不難看出,中國孩子轉學來美國,如果恰巧轉到美國的藍帶學校就讀,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抓功課。比如我兒子吧,現在剛上小學二年級,數學就分快慢班了。這種分班標準,和學校提供的教育并無直接關系。能進數學快班的孩子,都在家里接受過家長提供的各種超前教育。換句話說,如果孩子不在學校之外下功夫努力加油,他根本就進不了快班。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美國也有超前教育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