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步,陶瓷
這里把陶瓷放在第五位,并不表明陶瓷的開始是嚴格的在二、三、四步之后。其實陶瓷是貫穿整個申請過程的。陶瓷分為兩方面,即和老板的交流,和小秘的交流。對陶瓷的重要程度,褒貶不一。我個人認為陶瓷是非常有用的,在一些情況下甚至成為了決定性因素。說陶瓷其實沒什么用的同學,要么是大牛人,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陶瓷;要么是沒有真正掌握該怎樣陶瓷,套了很多卻沒有實際效果,誤以為陶瓷本身并沒有用處的人。先說對老板的陶瓷,從簡單的道理來看,教授當然希望招收自己熟悉的學生,或者說對自己的工作非常了解的學生,如果你不選擇陶瓷,招生委員會里的教授對你的了解就只能局限在你的ps,resume和推薦信上,單從這些文書來了解一個學生的能力是片面的。因此,我們要主動的通過自己的陶瓷讓老板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來了解自己。
陶瓷的手段也分為兩種,即email和打電話。打電話會直接一些,同時也對你的口語水平有較高的要求。一般來說先采取email的方式來篩選自己的陶瓷對象,確定了幾個對你比較友好,也準備招人的老板后在用電話與他們交流。究竟該如何寫陶瓷信方面,我個人的經驗表明,如果想讓自己的陶瓷能投石中的的話,必須先了解你的陶瓷對象。瀏覽對方導師的網頁,看一看他/她的publication,做到心中有數。
初次交流時不要把信寫的很冗長,讓別人失去看你email的興趣,另外也要注意不要在自己的email中添加附件,否則很可能會被認作垃圾郵件而被刪除。一般來說,第一封信先簡述一下自己的情況,表達出自己對他/她的工作很感興趣以及你想師從他/她的愿望,之后就直切主題問他/她今年是否招人。陶瓷是雙向選擇的過程,如果對方導師想招人,覺得你的背景不錯的話,會給你回信,回信的時間不定,有的會立即回,有的會等上一個月,不要太著急,耐心等待,老板們都是很忙的,不要因為系內的某個老板沒有回你信就立即轉換對象,老板們之間一般都會通氣,如果被他們發現你套了多位系內的老師,而且信的內容又一模一樣,他們會對你很反感。
老板回信后,要根據信中的內容定奪下一步動作,如果對方是和你客套,那么就不用在他/她身上再浪費時間,直接禮貌的表示感謝即可。如果對方對你有興趣,告訴你他/她今年會招人,那么陶瓷的工作便可繼續,這時就要全方面了解這個老板,多看看近期的publication,提出自己獨特的對科研工作的見解,不要怕自己的問題太naive,畢竟你是要去當他/她的學生的,如果你問的問題很深奧,很牛叉,很專業,反而會不太符合實際,讓人覺得很假。
在第二封陶瓷信中要詳述自己的科研與導師工作中有聯系的部分,讓對方覺得你在他/她的方向上很有經驗,很match。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要太虛假,適當的粉飾自己的經歷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但如果自己完全沒做過,硬說自己做過,一旦讓導師感覺到你在吹牛你的前景可想而知。第二封信之后,對方如果對你真的感興趣,一般會提出和你進行電話交流。如果你爭取到電話交流的機會,陶瓷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對方老師想和你打電話,無外乎是想更全面的了解下你的科研,同時測試一下你的口語能否和他/她正常交流。
關于如何電話或視頻交流會在“面試”這一部分講述。打完電話后,如果對方老師對你感覺很好,基本上來說就能拿到offer了,在等待的過程中要保持自己與他們的聯系,表達自己的忠心,并且要婉轉的表達出自己需要獎學金,如果老板的經費很充足,所有來的人都會有獎學金,但萬一你碰到的老板經費不足,你又沒有表達出需要獎學金,他/她很可能最后會給你一個ad或半獎。
反之,你提到獎學金的話,老板會盡量幫你爭取系里或校內的資金。大致總結對老板的陶瓷,要做到少而精,不要在同一個系內套兩個或更多老師,要了解對方老師的工作,并從各個方面表現出與其工作match,與其工作有很大的相關性,不要撒謊。
對學校研院或系里秘書的交流上,唯一的目的就是了解信息,了解自己的申請狀態。個人認為與秘書電話交流最直接有效,申請高峰期時每個秘書平均每天會收到500+的email,你的email很可能會被淹沒。還有就是一些牛校,如 UCLA,從不回復申請者的email,牛氣十足,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打電話進行交流。如果你對自己的口語和skype或msn的通話質量擔憂,選擇email交流的話,那么在寫email時就要做到言簡意賅,標題醒目。不要用太范的標題如通用的application request或是inquiry of…,試想你自己看到郵箱內一排往下主題全為application request的信件,你自己的感受如何?估計想砸電腦了。
因此最好在主題中突出自己的問題,比如,”Have u received my package?” “I have a seriousproblem here” “Please help me with…..” 等等。還有就是要有禮貌,信的最后要加上sorry for sparing your time 或 i would appreciate your help very much。Plz hava a plesant day等,讓忙碌的小秘在看信時心中一暖,自然就會愿意回答你的問題。我在申請stony brook時,和秘書的關系就處的非常好,研院或系里剛有消息,她會立即通知我,并且最后她向committee推薦我,這對申請是十分有利的。
第六步,寄材料
大家在申請時自然知道該怎樣寄材料。要注意的是要做一份check list,讓自己的材料一目了然,整齊清爽,在與別人合寄時信封要封口以免弄混。信封上的字最好打印出來然后貼上去,不要手寫。
第七步,面試
面試這一關,無疑是申請中最為關鍵的步驟之一。好的面試能很大程度上彌補硬件的不足。面試分為face-to-face interview和phone/video interview。如果是前者,對申請者的交流能力要求較高,畢竟沒有稿子,而且反應要快。一般的做法是,在face-to-face面試前在網上或精華區內搜索以往的面經,可以看看今年的面試官是否和去年一樣,如果是的話,相同的面試官所問的問題大體上是不會變的,把可能問到的問題都寫下來,逐條寫下回答,要注意你是用語言在回答,因此要避免很多的書面語,要加上口語的成分。例如 I want to know 要改成 I’m wondering等等諸如此類的書面語-口語的轉變。句語句之間加上語氣連詞,如u-ha, and, fine, well等等,寫好后修改一下,用你比你說話稍慢一些的語速進行朗讀,邊朗讀變想象你面前不是電腦屏幕,而是一位面試官的場景。語速要稍慢是因為人在緊張時說話會快一些,你用慢的練,加快后就是正常語速。準備足夠充分的話,在面試時能有問必答,而且很流利。問到自己沒法回答的問題,要大膽的說 i dont know the answer 或 i kinda dont know exactly how to pronounce that in english, can i relpy you later by email等等,讓面試官覺得你很真誠。問到完全沒有準備的問題也不要慌,巧妙的把問題的側重點引領向你熟悉的領域,比如對方讓你描述一項你不會用英文解釋的實驗過程,你可以說 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well, i need to tell yousomething else about this experiment,之后接上你準備過的關于這項實驗的內容,面試官會感覺你很懂行。大部分情況下,不同實驗室的體系不同,面試官不會問很BT,很不好回答的問題。他們的問題基本上是比較友好,具有廣譜性的。
如果是phone interview,會輕松許多,對方只能聽到你的聲音,完全不知道你這時候在看些什么,你可以很方便的在自己的電腦中找到答案。如果是video interview,技巧性的做法是把攝像頭擺高一些,或是干脆遮住攝像頭(比較ws)。其實,很多情況下當你認真準備面試之后,很多問題不需要看電腦或筆記就可以對答如流,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口語水平,人在精神高度集中時能發揮出最佳狀態。在平時的準備中,加強口語是王道,這對自己將來踏上美國大陸的生活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谡Z的提高上不一定要找一個partner,多看看類似friends的美劇,平時利用機會多用英語交流,熟能生巧,永遠都是這么簡單的道理。不要羨慕別人的口語好,要想到別人口語好是因為經過長期的練習,通過練習,你可以比他/她做的更好。我從不相信所謂的“天生的語言能力”,雖然的確存在著先天性的大腦語言功能區的差異,想想看,我們又不是要求每個人都達到同傳的口語水平,只要能流利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即可,口語就是說話,即使你不能言善道,但最起碼你可以用中文表達出你自己的意思,通過聯系,英語為什么不能呢?
還有一點,口語的提高是長期的過程,很多人都會選擇報名新東方的什么“口語集訓班”或是找個外教花錢學習,個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口語聯系在短期或小段時間內你可能覺得自己毫無長進,這是很正常的,一開始看friends時聽到美國人說kinda,sort-of,suck等詞語覺得很地道,很炫,但輪到自己說的時候這些都想不起來了,但持之以恒,要堅信“潛移默化”這個詞,堅持下去,你的口語也會變的很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