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留學,開拓視野,繼續學習深造等等。但隨著留學隊伍的不斷龐大,留學生的去向逐漸引起關注,其中不乏很多學子回國深造,鑄成了傳說中的“海歸派”,下面是由北外諾加國際教育的老師整理的百年海龜史,看看你是屬于哪一代?
太海龜
太海龜是<圍城>里的那一波. 這批太海龜基本上在海外是不讀書的, 他們不是”游學生”, 就是鬧革命的. 但他們海龜以后或者成了國共二黨的高官, 或者成了買辦, 教授. 盡管他們基本上沒有正式的海外學位, 他們卻一輩子吃香的喝辣的.
老海龜
老海龜是國民政府三零/四零年代公派出國,1950年前后海龜的那一波. So far, 這一波海龜的平均水平最高. 他們基本上都有海外正式學位, 并且他們中很人已經在海外站穩了腳根. 除了少數幾個” 哈巴龜”, 他們都是德高望重的學者.
中海龜
中海龜嚴格來講不能叫” 海龜”, 而至多只能叫” 海游”. 他們是1978/1979/1980 年公派出國. 在海外只”耽”(不少還在餐館打工)了二三年就” 海龜” 了. 他們基本上沒有正式學位, 基本上講語時需要邊講邊畫人家才能聽(看) 懂. 僅那么幾位有學位的已經是大家都知道名字的” 名龜” 了. 但他們的reward是非常高滴. 他們的不是成了大學校長, 就是成了所長. 現在多數中科院院士的茅坑還是他們占著呢.
小海龜
小海龜是指八零年代中/末出國,九零年代中以前海龜的那一波. 這批” 海龜” 基本上在海外正規大學里完成了PhD program,除了被方舟子抓出來的那些以外. 但是總覺得他們沒有他們海龜時媒體和他們的雇主吹的那么神. 有人找post-doc工作找不到, 和我們打牌打輸了還在桌子底下爬, 幾?月后聽說成了某名大學的校長了. 有人到處發resume直到簽證到期的那一天才不得不海龜, 但過段時間有人在” 人民日報海外版” 看到報導這位PhD(他的PhD是真的) 如何” 謝絕高薪聘請”.
蚱米海龜
蚱米海龜是2000年前后的那一批海龜. 他們確實學有專長, 并且他們中多數沒有在餐館打過工. 國內用人單位也不象對中小海龜那么過高評估了. 在所有海龜中,對他們的evaluation是最公正滴.
海帶
隨著中國近十年的經濟虛胖, 國人從過份自信到了自狂的地步. 而有些海外的華人也想在中國經濟腦溢血以前去搶幾口. 在這種市場下國內用人單位對有海外學位的人的evalution已經過份低了, 所以已經不能稱作”海龜”了, 只能叫” 海帶”.
(來源:北外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