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成績的決定作用,只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范圍內起作用,比如哈佛,SAT每個部份得分都超過600分的,排名在前35%的申請人都可以初步入圍,這樣通過分數只是篩掉明顯不合格的學生。接下來,頂尖學校招生官員更希望看到學生的特長,并看到這種特色可以以什么樣的形式貢獻學校社區。以他們招生的程序看,是有個基本的分數線的,但進這個分數線的是多于實際招生數幾倍的學生,然后再視每個個體情況作出不同的考量。怎么在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才藝、學術、自不必說,生活的艱辛、環境的惡劣也可以是考量因素。那些單親家庭、吸毒家庭成績比較好的孩子,比一個普通家庭出來的學生有更大的機會被名校錄取。比如一個女孩,父母都進了監獄,這個女孩一度沒有住所,天天在地鐵里往返坐,原來學習很差,結果在困境中卻發生了很大變化,最后竟然被哈佛錄取。這樣的學生,SAT考2000比一般人考滿分2400說不定都更有說服力,因為在他們的分數里看到了個人奮斗、自我約束、自我要求,所以不能光看分,得看分里的含金量,僅僅會讀書,SAT考滿分2400也不一定能被名校錄取。美國人對這個問題更看重人的全面發展和潛力、趨勢。另外,美國著名大學校友捐贈歷史悠久,校友募捐是美國著名大學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故此,對校友和捐贈人的子女也有相當程度的優先考量。
總而言之,一個好的學習成績為你被優秀學校錄取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僅僅有好成績還是不夠的。特別是對成績不算最突出,處于兩可之間的那部分學生,如何展示出一個與眾不同、特性突出的自己就變成能使錄取天平傾向自己的有力砝碼。這么說吧,在一個學校的候選學生中,你成績不是最好的,你肯定不是智力水平不如人?那么你的時間到底用在哪兒了?所以,是否有獨特見解、是否全面發展、是否有創新精神、協作精神,成長構成中有無艱難險阻,能否給該大學增添新的內容,包括諸如學生具有藝術天分(如有被認可的作品)、體育天分(如有國家以上比賽獲獎),或者有領導才能(如擔任過學生會主席),或者社會責任感(社區工作紀錄)等等成為中等候選人的最主要評定標準。
申請表以及命題作文(Essay)是申請人表現自己獨到之處的好機會。另外就是推薦信了,推薦信也是必不可少的。為人、言談舉止、風度修養、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難的態度和奮發精神,都可以讓你在最后激烈的競爭中讓招生官員的天平傾向你。有的大學在錄取新生時,還要進行面試,從各方面來衡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
大多數私立大學在錄取本科生的時候,把要求助學金的申請人和不要求助學金的申請人分開,設立不同的錄取率,一般給不要求獎學金的那部分入學申請人更高的錄取率,而要求獎學金的那部分人的錄取率稍低,這主要是因為學校能提供的助學金數額終究有一定限度。像哈佛這種極優秀的頂尖大學則是個例外,只要你夠優秀,需要錢讀書絕對沒有問題,這也和哈佛富可敵國的基金有關--哈佛擁有近三百億美元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