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到了,我把三位屬兔的留英學生請到BBC英倫網視頻演播室。他們是:倫敦藝術大學中央圣馬丁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服裝設計專業本科生李雨山、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市場營銷與策略專業碩士生沈銳、威斯敏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國際新聞專業碩士生仲誠。
三位“小兔子”暢談了在英國過本命年的感受和留英生活的體會。以下是視頻訪談實錄的上半部分:
子川:兔年來到,三位“小兔子”會不會特別興奮?尤其沈銳和仲誠是第一次在異國他鄉過本命年,有什么特別的感受?
沈銳(以下簡稱“沈”) :第一次在英國過本命年的心情還是很復雜的,一方面特別想家,希望能夠跟家人一起度過這個重要的年,另一方面又很開心,因為之后應該是一個很美好的回憶,一輩子可能也很少有機會能夠在英國這么長時間。
仲誠(以下簡稱“仲”) :這是我人生第二個本命年—人生能有幾個本命年? 第二個本命年能夠在倫敦度過使它變得特殊。另外我希望能夠趁自己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多接觸一下不同的文化,為以后找工作多積累、充電。
子川:雨山,你是第二次在倫敦過年,而且還是本命年,覺得跟去年有什么不同嗎?
李雨山(以下簡稱“李”):很“悲慘”的是,本命年的新年我無法很歡快地慶祝,因為我們最近一段時間非常忙,經常在工作室呆到晚上9點多。但是,還好會有朋友來我家一起包餃子,幾個人稍微慶祝一下。雖然熱鬧程度不夠,但是蠻溫馨的。
子川:你們兩位也是會跟同學們一起聚聚、包餃子、做幾個好菜嗎?
沈:對,除夕那天我們班同學一起在網上看了春晚的直播,晚上再一起包餃子,每個人還精心準備了一個禮物,每個禮物上還有一個編號,大家互動,開開心心地過了一個熱鬧年。
仲:很久以前我們專業的同學就開始期待新年了。然后,有一些同學很不巧春節那一天有課。他們就給老師發郵件問,是否可以另外安排時間上課。老師表示大力支持,這樣大家都很高興。當天,我們也是一起看了春晚、包餃子、做大魚大肉吃,好好補一下。
子川:學校的中國學聯有什么活動?
沈:我們華威大學由于中國學生比較多,所以學校里的年味相對要更濃厚一些。比如,我們的中國學聯舉行了自己的春晚,有歌舞、相聲,各種中國特色的表演,非常熱鬧。最近華威大學中文戲劇組還自導自演了話劇《戀愛的犀牛》,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子川:圣馬丁這樣的藝術院校有沒有類似的活動?
李:沒有。可能因為藝術院校的人比較特立獨行,不過從來沒有過,也就沒有很期盼。
沈:你可以來我們學校啊,歡迎!(笑)
李:(笑)如果有空的話就去!
子川:(笑)身邊的外國同學有沒有意識到中國春節到了?
李:有,老師提過,中國新年到了。而且,我們之前有一個項目是關于“虎”的,在牛津街附近搞一個小展覽。總之,我們課業中有一些關于亞洲文化的東西,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