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
虛假學歷最終受害者必將是假學歷使用者本身
歐柏林大學李愷教授指出,有些人出國留學完全是為了獲取一紙“洋文憑”,而這就為買賣文憑提供了市場空間。
有專家表示,受到教育體制和人才選拔制度的影響,學歷一直以來是國內包括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用人機構人才選拔的核心依據和硬性條件。因此,在同等條件下,擁有相對較高的學歷無論在就業、升遷等方面都更有優勢,再加之就業壓力大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假學歷”屢見不鮮。“學歷門”事件之后,相關政府部門以及用人單位加強對學歷的監督和管理將成為必然。
歐柏林大學李愷教授強調,以美國前不久出現問題的某大學為例,都是中國的教師為學生授課;或同時請幾個洋老師在現場配上幾個翻譯上課;在結業時,學生用中文寫論文,再找人翻譯成英文。這除了為了獲得一紙文憑,學生在其他的能力方面都很難得到什么提升。
假學歷的出現不僅是對教育權威的挑戰,同時也影響了就業公平。在國外,購買使用假學歷者甚至被列為違法行為,我國近年來也先后出臺了各種措施,打擊學歷造假行為。對此,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會長桑鵬先生指出,寬進嚴出是國外正規學院的教學模式,平時作業、考勤、論文都將記入成績。表面看來與國內并無差別,但由于對作業、論文評判理念不同,想在國外正規大學取得文憑有一定難度。但留學的真正意義絕非一紙文憑,只有腳踏實地努力學習才能從留學過程中真正受益。
●新聞延伸
如何選擇美國大學
針對如何甄別美國大學含金量的問題,中國駐美國洛杉磯使館教育參贊陳準民提出了自己總結的“四步鑒定法”。
首先,看看該學校是否得到政府批準。如果美國政府的資料查不到,就查中國教育部的資料。而且要根據最新的名單,因為有些學校有時有注冊,有時又無注冊。第二是看行業認證。美國高校體系的6大地區認證很重要,有些專業性、項目性的認證也很重要。這些認證機構也是要經過美國教育部或是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CHEA) 認證過的。第三,看看學校歷史的厚重與否。一般來說,學校歷史多于30年,而且沒有更名,將獲得連續認證。第四,可參照美國高校排行榜,200名以內的學校都是好學校。
歐柏林大學李愷教授提醒廣大學子,值此美國教育市場對中國開放之際,市場的擴大難免會有人借機辦學,投機取巧倒賣假文憑,從而獲取暴利。因此,應從相關網站查詢,一些辦學時間較短的院校不可輕信;其次,排名位于200名以內院校方可得到保障。尤其是選擇美國大學至少應處于中層以上位置的院校,而中層以下院校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