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報道 去年,某機構發布了《2009年薪酬調研年中總結》。報告顯示,國內的大學畢業生起薪點統計中,本科畢業生起薪點繼續跌破2000元,為1825元;而博士生則首次跌破4000元“關口”,為3953元。記者了解到,經濟危機蔓延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生起薪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美國:工科商科依舊吃香
美國大學和雇主協會4月公布的2009年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起薪報告顯示,2009年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起始年薪是48515美元,比2008年的49624美元下降了2.2%。工程科系畢業生起薪卻保持上漲趨勢,起始年薪約在58000美元,平均漲幅為 2.3%;商學院畢業生的平均起始年薪為46973美元,比2008年上漲了1%;而文科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比2008年下降了1%,為36807美元;過去幾年一直熱門的計算機科學專業,2009年畢業生平均起薪下降3.6%,為57693美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對電腦軟件開發和設計人員需求量減少。
英國:畢業生薪水“零增長”
英國大學畢業生招聘者協會7月6日公布的調查顯示,英國大學畢業生起始年薪凍結在2.5萬英鎊,這是自1977年該協會開始此項調查以來,畢業生薪水首次“零增長”。英國《泰晤士報》“優秀大學指南”給出了畢業生起薪最高的15所大學排名,排名最高的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其他依次是帝國理工學院、牛津大學等。值得注意的是,劍橋畢業生的收入,落后于倫敦南岸大學和倫敦大學皇后瑪麗學院。
香港:雇主最愛“港大”生
在香港,雇主招聘畢業生時變得審慎甚至挑剔,一向被視為“天之驕子”的香港大學畢業生,仍為雇主首選。幾乎所有港大畢業生的月薪均逾萬,平均約1.2萬港元;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始月薪約 9000~1.1萬港元;香港理工大學約8000~10000港元。
美國常春藤名校畢業生生收入一覽
提到美國的名校,掛在人們嘴邊最常說的一個詞是“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常春藤聯盟”起源于1954年,當初是由美國東北地區8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聯盟(NCAA Division I),可以說跟學校的學術名望一點都扯不上關系。這8所大學分別是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達特茅斯大學。后來由于《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開始對美國的學術水平進行排名,這8所大學由于名列前茅,再加上歷史悠久,“常春藤聯盟”逐漸演變成美國名校的代名詞。
常春藤名校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全部是私立大學,再加上美國人從英國人繼承過來的傳統,過去這些學校往往也被稱作是培養貴族的學校。20世紀60年代,隨著美國民權運動的開展,這些大學開始大量吸收黑人等少數族裔學生入學,以標榜學校的多元化。
學費昂貴是常春藤名校的特色,為了使貧寒子弟也能入學,這些學校多為錄取的低收入家庭學子提供獎學金。一般而言,常春藤學校一年的學費、學雜費、食宿交通等費用加起來要超過5萬美元,是美國最好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育費用的一倍以上。
進入常春藤學校的學生4年下來,如果沒有獎學金,一張畢業文憑所付出的代價在20萬美元左右。當然,20萬美元對于富家人家子弟可謂是“小兒科”,但對于沒有獎學金或是拿不到全額獎學金、只靠教育貸款而完成學業的中產階級子弟而言,可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不過常春藤學校畢業的學生在職業生涯發展中占據一些優勢,而且長期的投資回報率也相當可觀。盡管學費昂貴,如果子女能夠進入這些名校,大多數家長還是愿意咬著牙、勒緊褲腰帶來投資讓孩子完成學業。
常春藤大學的畢業生雖然在起薪上表現不是最亮麗,但在職業生涯中期的收入卻占有優勢,全美20所職業中期收入最高的大學,常春藤大學占了5所。下面我們看一下薪資報告網站所做的常春藤大學畢業生的薪水統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