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號費城考G,總共準備3周,成績自己還算是滿意,人品爆發,嚴重感謝機經。雖然我真的覺得自己的運氣很好,但是好歹也算考了一回G,也有些感想。要是有一句半句的能給大家幫助,我也就欣慰了。
為了變于參照,先講我個人的英文背景:3年前通過BEC高級,2年前老托福640+。來美國后的英文水平大概就是能看NewYork Times,看英文經典(不是best seller, best seller的語言一般都不難)小說只能到掌握情節的程度。今年暑假回國上GRE培訓,上班前沒有看過單詞,上班期間開始瀏覽紅寶書。只是瀏覽,不是背,更不是按照豪斯曲線背。之后一直到8月中旬,終于以一天1、2單元的速度瀏覽完了核心詞匯。唯一的收獲就是大概知道80%的單詞都不認識。因為約的是8月30號考試,8月中旬開始覺得肯定沒辦法搞定,改期,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最晚只能改到9月5號。所以真正著急開始準備G的時間大約是20天,考試前核心詞匯瀏覽過一遍,背過不到一遍,背了6000多個,其中的大部分看到知道背過,就是不知道意思。下面根據考試的section,談談我的心得。
GRE填空:
填空的答案無非就是兩種:要么是題干的同義重復,要么是題干的反義。我在一遍單詞都沒有背的情況下做單詞書,每個單元7道題,大約錯2-3道,一般的所有選項里大約有一半的單詞不認識,題干里也有不認識的。后來背了那6000個詞以后,選項大約有1/3的單詞不認識,但是填空基本還是7道錯2-3,沒有什么大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選項里認識的單詞多了些,心理踏實點,可是這并不會影響你的最終成績。所以填空的關鍵是你的解題思維,當然,要是你不認識題干里的關鍵詞匯,那也不行。考前填空題加一塊大約練了60篇(每篇7道題),后來覺得提高的空間不大,加上時間緊迫,就放棄不復習了。
GRE閱讀:
我先是按照國內筆考的一大一小文章做題,因為有很多細節題,出錯率比較高,而且總是超時,極端郁悶,大約做了20多篇長的,20多篇短的。后來做了一套PP2的模考,發現機考竟然是1大兩小。但是我個人覺得機考的閱讀比筆考的簡單。第一,也許是我的錯覺,我覺得機考的長閱讀比筆考的短。第二,因為機考每篇閱讀的考題數目少,所以問得都是大問題,只要你不把文章意思看反了,做對題的幾率是非常大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基本立場一定會考,這個絕對要搞清楚。舉的例子應該也會考一道,關鍵看這個例子對于中心觀點的作用是什么。不要糾纏細節,例子不必細看,知道大概說什么,和上下文的關系是什么就行了。我覺得機考的閱讀題其實就是考文章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