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年歌手不幸離世,人們惋惜之余,卻憤怒她并未受到媒體的善待,某大眾媒體為搶得頭條,甚至使用無視底線的的手段采訪報道,令人震驚。此類事件再次反映出,為了迎合大眾獵奇心理,媒體的確會私下使用違背道德底線的操作方式,并不斷掀起層層波瀾,引起各方爭議。互聯網讓人們成為“自媒體”,在信息傳播上更加開放自由,而我們是否需要明確身為自媒體的“道德責任”,規范言行,讓個性化的自媒體更加文明、純凈。
聽力文本如下:
京晶:小高,最近有些接二連三的新聞,看得我非常震驚!
小高:哦?都有些什么新聞?
京晶:有一位著名的青年歌手患癌癥去世了,奇怪的是,在她去世前幾天,就有新聞說她死了。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一家報社為了搶獨家報道,竟然假扮醫生的助手去醫院拍攝她的遺體。
小高:OMG!這是真的嗎?他們怎么能做出這樣的事?
京晶:千真萬確!他們被發現以后,遭到中國網民的強烈譴責,最后被迫道歉。
小高:即使如此,他們的行為也傷害了他人,也違背了做新聞報道的道德底線。
京晶:有些媒體為了獲得獨家消息,偷拍、竊聽已成常用手段,就是為了迎合大眾的獵奇心理。
小高:其實在西方,大多數媒體也會雇傭私家偵探打聽獨家消息,這也被認為損害了公民的隱私權。
京晶:現在的互聯網讓每個人都成為了“自媒體”,可我們卻遺憾的看到:有些人利用自媒體造謠、非法掙錢、散布虛假信息、隨意攻擊他人。
小高:是的,當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了“自媒體”,就更應該守住“媒體的底線”,不要隨心所欲,隨便傷害他人。
京晶:我仍然為她感到抱歉,希望她在天上能原諒這些傷害她和她家人的人們。
小高:希望這類事件再也不要發生。
聽力中英對照文本敬請期待下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