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
1. inspire sb. to do sth.
激勵;鼓舞;驅使某人做某事;
eg. His words will forever inspire us to forge ahead courageously.
他的講話永遠鼓舞我們奮勇前進。
eg. We should inspire the children to think.
我們應啟發兒童思考。
2. mean to sb.
(某事)對(某人)很重要,要緊,意義重大;
eg. The idea that she witnessed this shameful incident meant nothing to him.
雖然她目睹了這可恥的一幕,但是這對他來說無關緊要。
eg. It would mean a lot to them to win.
獲勝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3. sit on
作為…的成員;
eg. He was asked to sit on numerous committees.
他受邀擔任過許多委員會的委員。
eg. I know of no professional person who has ever sat on a jury.
據我所知,陪審團的成員中從未有過專業人員。
名人簡介:
創業經歷
世代之眼
波瀾不掀的退休聲明
2006年6月15日,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宣布了他個人的退休計劃,由技術長Ray Ozzie繼任他原先擔任的軟件架構長一職,而他將在2008年退出微軟日常運作,但仍將繼續擔任微軟董事長。
軟件架構長(Chief Software Architect),是Bill Gates在2000年卸下執行官一職(由同窗好友Steve Ballmer 接任)之后所發明的職務,掌管一切技術架構,產品開發等,以確保微軟技術架構具競爭力。
雖然宣布退休計劃后微軟的股價并不受多大影響,但類似Bill Gates這樣在宣布退休時會引起廣大討論的人,全世界可能不多。20歲創辦微軟至今31年,他對全人類的影響既深且遠,并不僅限于IT行業。
而所有的動力都來自于他個人的信仰:「想像未來每個人的桌面上都有一臺電腦」。微軟在Bill Gates的意志下,自始至終都朝這個方向全力前進,從操作系統開始一直到辦公室應用軟件,以及其他。
每一個世代的人都具有一種眼光,能看出上個世代的人所看不出來的事情,筆者稱為「世代之眼」。Bill Gates遠在1970年代大型主機電腦當道時就敢做這種夢,是因為相信自己看到了別人沒看到的事情。
世代之眼與歷史的必然性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這種具有「世代之眼」的個人或群體。他們在上個世代的人的各種質疑聲浪中奮力前進,反而擊潰上個世代的巨人,影響下個世代的生活。
每一個「世代之眼」的執念都非常單純,用一句話就可以描述。除了Bill Gates之外,還有例如:「想像未來每個人的電腦都可以互相連線」;「想像未來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軟件」。
上述的「世代之眼」,前者誕生了環球信息網與后來的Netscape,Yahoo!以及今日的Google,成就了你我今日熟悉的互聯網世界。而后者則催生了開放原始碼運動,讓微軟居然必須捍衛自己的軟件是值得付費的。
這就是時代的巨輪。永遠有一群不知哪里冒出來的小夥子改變了世界。Bill Gates偉大之處在于他具有「世代之眼」;然而,當年如果不是由他來推動時代巨輪,自然會有別人來推動。換言之:「每個人的桌上都有一臺電腦,乃歷史上不可避免之發展,只是透過Bill Gates完成」。Bill Gates的問題在于他已失去那樣的眼睛,卻仍然繼續坐鎮在微軟掌管所有技術架構與產品研發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