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20世紀最受歡迎的美國詩人之一,曾四次獲得普利策獎(Pulitzer Prize),代表作有《未曾選擇的路》(The Road Not Taken)和《雪夜林邊小駐》(Stopping by Woodson a Snowy Evening)等,其詩歌最大的特色就是通過平淡無奇的事物表達深刻的哲理。
這首《韶華易逝》(Nothing Gold Can Stay)寫于1923年,揭示了一切美好的事物終將消逝的哲理。在內容上,本詩微言大義。在修辭上,詩人運用了paradox (自相矛盾)的手法,將green和gold、leaf和flower兩組概念等同,構成了獨特的文字效果。在音韻上,作者也獨具匠心,除了AA (gold、hold) BB (flower、hour) CC (leaf、grief) DD (day、stay)的尾韻,還在第二行和第七行出現兩次頭韻,即hardest、hue、hold和dawn、down、day,增強了行內的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