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的價值在于能不斷地產出黃金”——我們真要感謝隕石了。這是因為一場大概是40億年前的流星雨使貴金屬布滿了地球表層。一項自然雜志的研究如是說。[引自馬賽厄斯·威爾伯德,蒂姆·艾略特與史蒂芬·摩爾巴斯《最終爆炸前的地幔中鎢的同位化合物 》]
當地球處于形成階段,熔融的鐵沉入地心,形成地核。鐵下沉的同時也帶走了大量親鐵金屬,包括金和鉑。實際上,地心所富含的貴金屬足夠將整個地球表面覆蓋上四米的厚度。
但并不是所有“財寶”都沉入了地心。如今,地殼里依然藏著足夠數量的貴金屬可以滿足勘探者的胃口,也疑惑著行星科學家們:為什么這些金沒有沉入地球深處呢?
答案似乎是這樣的:這些貴金屬在地心形成之前并不存在于地球上。不同年代巖石樣本中的同位素濃度顯示:地幔化合物成分在39億年前地球被隕石撞擊后發生改變。而那場爆炸使地表鑲嵌了薄薄的一層貴金屬。可謂讓石頭賦有價值的黃金可比石頭的年齡大的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