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應該僅從封面判斷書的內容。同樣的道理,你也不應該從物種起源的地方來判斷物種。這就是生態學家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評論上提出的觀點。生態學家認為環保主義者應該根據對當地環境的影響來評判一個物種,而并不是簡簡單單地根據一個物種是否屬于本土物種。當你聽到“外來物種”這個詞時,你毫無疑問會聯想到入侵的動植物,它們把本土的物種趕走,或者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災難,比如北美五大湖的斑馬蚌或者澳大利亞的甘蔗蟾蜍。但是明尼蘇達州麥卡拉斯特大學的馬克•戴維斯和他的同事對這一問題的看法與眾不同。他們認為即便屬于本土,一個物種也不應該被賦予能夠占據一個生態系統的特權,或者認為這個物種對環境有益。在美洲,有一種昆蟲造成大量樹木死亡,而入侵者正好增加了生物多樣性,從而挽救了樹木。
隨著氣候變化和城市化繼續改變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多的物種將離開它們的故鄉,這也會使評判本土和外來物種越來越不重要。因此,不要再問一個物種從哪里來,而更應該關心這個物種是否對環境有益。
—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