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買不到真愛。不過也許它可以買到忠誠,至少是對品牌的忠誠。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某一方面有真才實學的人們對廣告贊助商的“糖衣炮彈”有一定的免疫力。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學院院刊》上。
從實驗室到立法機構,我們擔心著各行各業的公正性。不論是制藥公司還是政府機構,某些特殊的利益集團的“恩惠”總可以左右決策者的輿論。
為檢驗“小恩小惠”與輿論之間的聯系,研究人員邀請20位藝術家和20位非專家觀看一系列的繪畫作品。但是,在觀看之前研究人員向他們展示了一個虛擬公司的logo,并給他們300美金作為參與費。
結果證明這20位非專家都傾向于這些圖畫與贊助商的logo有關。而這種偏愛與大腦中的價值判斷被同步激活。相對而言,專家們則沒有這種偏愛。他們大腦中的另一區域明顯戰勝的金錢帶來的誘惑。
所以,專家們可能對潛意識的賄賂免疫,但是那些只會點頭的人仍是一抓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