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故事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不過,故事情節有些過于平淡,不考慮人物角色和年齡的話,其實就是普通鄰家女孩的愛情,為了喜歡的人去假裝喜歡足球,了解爵士樂。不知道導演和編劇是否有意展現戴安娜不為人知,平凡無奇的一面,但是,刻畫手法并沒有高招,僅僅是講了一個離奇的故事,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但是在我看來,這樣的故事很有可能是來自野史八卦。在看完之后,我也看了一下電影的信息介紹,故事的基本情節都是來此片中外科醫生事后的單方面講訴。除了滿足一下觀眾的好奇心,情節沒有什么可圈可點的地方。
不過,平淡的情節,讓人看到了“王妃”光環背后的另外一面,平凡的一面,會一見鐘情,會心動而失眠,會瘋狂的全身心投入。這些可以說是電影想要表達的觀點和主旨,并不能夠電影的好評加分。
在人物造型方面,所以觀眾的眼光必然集中在“戴安娜”的飾演者娜奧米沃茨身上。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畢竟全世界又這么多人喜愛戴安娜,因此,對演員的要求肯定很高。本人不算了解戴安娜,不過,從照片上來看,娜奧米 沃茨的外表造型已經非常像戴安娜了,而且是那種經得起細細評審的。
外形上僅僅是完成了第一步,而接下來的神態,舉止和氣質的神似,這對演員來說是極大的挑戰,這只能靠演員自己心領神會,億萬雙眼睛會緊緊的盯著她的一顰一笑。我覺得這個部分娜奧米 沃茨完成的也非常好,雖然,故事講訴的主要是“平民”情節,以及少部分的重大場合情節,但是,兩個方面娜奧米 沃茨都把握的恰到好處,即不失貴族王妃,眾人眼中焦點的氣質,又充分表現了戴安娜私人生活中的敢恨敢愛。
為了保障出色的完成任務,能夠原汁原味的在電影屏幕上再現戴安娜,據說,娜奧米 沃茨接受了為期六周的口音訓練,并且不斷的觀看馬丁 巴什的那段采訪。盡管無論對誰來說,飾演和拍攝著名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娜奧米 沃茨如此用心的,她最終圓滿的詮釋了戴安娜和她的那段感情經歷。
電影在最后只是側面的講訴了戴安娜的逝世,沒有出現什么八卦消息或者陰謀論的情節,這不是電影的重點,而且再次提及戴安娜的離世,對其家人也是痛苦的經歷,所以,我也非常贊同電影的安排,沒有必要利用這樣的八卦軼事吸引關注度。
而對于電影的評價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英國國內是惡評不斷,但是海外市場卻有所口碑,這也許是電影提及了英國人民心中永遠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