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ider網站日前采訪了《疑犯追蹤》的兩位制片人喬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與克雷格·普拉格曼(Greg Plageman),他們解析了機器在第二季中所扮演角色,并且透露了關于第三季的一些構想。欲知詳情,請往下閱讀。
Collider網站(以下簡稱C):兩位今天過得怎么樣?
喬納森·諾蘭(以下簡稱N):我們倆感覺都很不錯。
C:第二季的主題顯然是關于機器及其歷史,然后再以機器遭到病毒攻擊而結束。這條故事線是你們最初就決定好了還是原本另有計劃?
C:哦,對了,我看了“Zero Day”(S2E21),非常精彩刺激。
克雷格·普拉格曼(以下簡稱P):謝謝!
N:贊~
C:經歷了221和222里那些事情之后,機器未來會發展出更多屬于自己的個性嗎?
N:唔......
P:我認為機器一直都擁有自己的個性,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最終還是要看芬奇(Finch)是否只給了機器24小時去探索它的個性。
C:據我了解,很多粉絲都在翻譯劇中那些一閃而過的機器故障代碼,并且他們還得出了不少有意思的結果,我最喜歡的是“Relevance”(S2E16)那集里的“伏尼契手稿”(Voynich Manuscript 暗指本集中代碼艱澀難懂)。翻譯故障代碼有意義嗎?你們是否也暗自希望有人會注意到這些代碼?
N:沒錯,我們非常喜歡在《疑犯追蹤》里玩這些“小把戲”。
P:《疑犯追蹤》幕后有許多編碼員都被“綁”(笑)在電腦前編寫這些東西。
C:翻譯特定某一集的代碼,有用嗎?
P:當然有用,雖然這些代碼是為輔助主題的潛臺詞,但你若仔細觀察,就能從代碼里發現些什么。
C:鑒于《疑犯追蹤》不斷高漲的人氣,這部劇肯定還將陪伴我們好一陣子。你們目前構思了多少劇情?是不是已經想好第三季和第四季的主線了?
P:對。
N:這部劇對我倆來說就像一場博弈。在拍完試播集后,克雷格和我都覺得有一種責任感,覺得要為劇集的未來走向做好打算。試播集獲得認可之后,我們都心里都清楚自己對最后一集有何要求,最后一幕是什么畫面,我甚至認為我們都想好了最后的歌曲。
P:正是如此。
N:話說回來,我們能拍多少季,得由觀眾來決定。
C:一部獲得續訂的劇集通常都將獲得一個新片場或加入一個新角色,電視臺也會增加一點對這部劇的預算。所以你們現在心里有數要給第三季增加些什么了么?
N:通常情況是這樣,不過《疑犯追蹤》增加預算的原因不在于續訂第三季,而在于劇情有了新變化。要知道,雖然我們的資金充沛了不少,但拓展劇中世界也花費不小。畢竟《疑犯追蹤》有一個廣闊的大前提,你們每周看劇應該也發現了角色出現的極大隨機性。機器每一集都會吐出一個陌生的號碼或展示紐約不為人知的新的一面。我們本來的設計就是有些角色會留下來,然后變成《疑犯追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而推動劇情不斷發展。因此不管是佐伊(Zoe)還是里昂(Leon),他們也是使劇情更精彩的一份子。他們為《疑犯追蹤》帶來了不一樣的全新元素,我們能夠從他們的視角透析其他角色的一舉一動,莎拉·沙希(Sarah Shahi)扮演的肖(Shaw)正是一例。我們非常希望第三季能再見到她。
C:肖也是我最愛的角色之一。說到客串嘉賓,羅根·皮爾斯(Logan Pierce)會不會回來呢?
N:喔,有可能,我們都很喜歡他。
P:我覺得這部劇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受歡迎的角色與合作融洽的演員隨時回歸劇集的靈活性。同時還能不斷探索劇情,不斷發掘配合主題的新角色。
C:CBS臺前段時間表示可能會制作一部動畫版的《疑犯追蹤》網絡劇,關于這個,你知道些什么嗎?
N:我們尚未洽談到這個項目。
《疑犯追蹤》第二季已結束,第三季將于金秋九月重返熒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