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黑暗中的舞者 Dancer in the Dark
從1996年的《破浪而出》之后,導演拉斯·馮·提爾就完全放棄了類型片一貫的精細美好,那些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形式對于他來講,甚至是難以忍受的。《破浪而出》《狗鎮》《黑暗中的舞者》甚至還有那部并非十分成功的《曼德勒》,講述的都是女性的故事,同為故事中主角的她們,都做出了有意義但沒有好結果的選擇。她們都希望去幫助別人,但因為身單力薄,總會被經濟、性別還有情感等等的原因,最終將自己束縛。而她們周圍的人,甚至都會難為她們,要其放棄自身的名譽或身份來接受那些卑微的恩惠。《黑暗中的舞者》與其它幾部作品并沒有太大的出入,但由于比約克的出演使得本片的痛苦感尤為強烈。她將一個移民工廠女工的痛苦呻吟演繹得淋漓盡致,一步步講述了她為兒子攢錢醫治眼疾而自己卻在迅速走向失明的命運。拉斯·馮·提爾按照劇本中每一個悲慘的情節點來規劃故事的節奏,這樣一來,他就能夠最大化地將比約克的悲慘和善良傳遞出去。最終能夠打動人心,也是因為很好地控制了每一個即將成真的希望都能在最絢爛之前的一瞬間化為烏有。但即便是充斥了悲慘的情節、令人心碎的音樂和比約克無可替代的表演,《黑暗中的舞者》仍舊可以被稱為一部“美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