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送走了“金熊”,迎來的就是奧斯卡了,奧斯卡的今天可以說:已經是整個世界電影人的榮譽,但那些與奧斯卡無緣的影人,他們的表現依然閃亮、永恒,而那些獲得了奧斯卡的影人,也有很多人依然默默無聞。
馬克西米·利安·謝爾 Maximilian Schell(1930 -)
奧地利演員
1930年12月8日生于奧地利的維也納,八歲時回到原籍瑞士,其少年時代主要在瑞士度過,戰后就讀于蘇黎世大學、巴塞爾大學和慕尼黑大學;1952年進 入戲劇界,成為舞臺劇演員,三年后以影片《孩子、母親和將軍》登上銀幕,1958年以影片《百戰雄獅》中的表演引起關注,1961年參加了影片《紐倫堡大審》,在該片中扮演辯護律師,影片使他與另一位主演斯賓塞屈塞雙雙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最終謝爾贏得了當年奧斯卡影帝的桂冠,當年他只有三十一歲,是當時奧斯卡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然而,獲獎并沒有給他的影壇生涯帶來多大的輝煌,他依然只能在歐美的次要影片中亮相,1968年,他開始嘗試做導演,但其導演生涯也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在此之后,他又曾以《玻璃電話亭里的男人》和《朱莉婭》兩次獲奧斯卡提名,此后,馬克西米·利安·謝爾一直是歐洲舞臺上一位活躍的編導和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