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試的主題上基本反映了2013年托福聽力考試的總體趨勢:生物學和藝術史各考一篇,其余的主題隨機選兩篇。這也為大家將來的復習重點指明了方向,以生物學和藝術史為重點練習,必須完善這兩門主科的詞匯。其余主題作為輔助練習,尤其是從最近考試中看出2012年相對冷門的主題比如商業和美國政府在最近考試中不斷出現,需要大家引起重視。
解析:
對話機經內容:
Conversation1
男生找老師,老師問他今天上課聽懂沒?男生說他報communication的時候沒想到會討論古羅馬演講家,并且說不同意此演講家的觀點"要做好人才能當演講家"。老師說對的,這是我們下節課要講的內容。古希臘有學校培養演講家,不講moral內容,只教怎么去persuade別人,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講的是什么。然后男生說今天來其實是想請你幫我的internship寫推薦信,老師說好啊,但是我才教了你半個學期,不太了解你。學生說我寫了個personal essay,老師說好吧那我幫你看看,可以了解你順便幫你改改essay。
Conversation 2
女生希望director能同意讓她妹妹來住宿舍,因為想讓妹妹感受下大學的氣氛,來決定是否要申請本校。Director本來不同意,但是聽說要申請本校就改口同意了,并問女生是否要參加一個介紹學校的program。
對話部分解析
本次考試兩篇對話,conversation1難度略大一些,conversation 2比較容易。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篇對話中再次出現了"假主旨"干擾,這是ETS常用的主旨題干擾法,在開篇學生還未表明來意之時老師先節外生枝提到了上課時關于演講家的內容學生有沒有理解,持續討論了一段演講家的話題然后才切回男生來的正題:幫忙寫推薦信。此種對話套路大家可以參考T7C1(38秒出主旨)和T15C2(80秒左右出主旨),一定要耐心等到寒暄內容過后學生最終說出此行的目的。
詞匯
Moral 道德
Speaker 演講家
Internship 實習
Personal essay個人陳述
講座機經內容:
Lecture 1
美國歷史講座,美國首都為什么從費城遷到華盛頓。當時本來經濟文化中心是費城,但是當時中央政府權力主要被地方13個州瓜分了,南北方的州總有爭議。比如當時中央想通過一個bill來take over某些州的debt,南方州不同意,覺得是政府削弱了他們的權力。北方州也不同意,因為有些北方州自己沒有debt,不想給別人還債。因為首都不能在任何州里面才公平,所以大家一度因為會把費城從賓州里面獨立出來,但是有政客去游說北方州,說可以把北方一塊地作為首都,就是華盛頓特區。南方一度還是不同意,但是怕再吵下去中央政府要分崩離析,于是就同意了。華盛頓離弗吉尼亞州很近,所以也比較方便。本來買下華盛頓并不是很貴,但是中央政府太窮,還得賣地給別人來一點點籌錢。
解析
本文屬于美國歷史類講座,雖然TPO中相關練習不多,但是對美國政治和歷史比較了解的同學會比較有優勢,有些知識比如"聯邦制度下中央和州的制衡",以及"華盛頓特區和費城的地理位置和特點"都是美國文化中比較重要的內容,給大家推薦一些大學公開課作為背景知識的泛聽材料。1.耶魯的"美國獨立戰爭",以及"美國內戰與重建"。2. 密蘇里州立,"1877年以來的美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