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日期 2012.11.10
Passage 1
Title: 地球的壽命
大致內容 首先說人們很早就在預估地球壽命了。 之后一段講近代一位科學家采用生物一代進化速度的方式預估了三疊紀的長度,但基于的假設是進化速率基本相同,其估計已經有一定準確度了。 后來講科學家利用這種方式預估地球壽命,其弱點是有部分化石找不到而且更基本的錯誤是地球在生物誕生之前那段時間無法估計(有題)。 之后講了科學家用其他方式預估,有一種是采用測算地殼沉積巖石厚度的方法,但問題是沒有考慮板塊運動以及腐蝕。 另一種是計算海水鹽度法,理想地認為一開始地球海洋是淡水,不斷地填充鹽才有了現在這樣子,但這也忽略了鹽分與海底大陸架之間的復雜作用以及其他(這里提問科學家忽略了什么)。 但作者對于科學家基于鹽度推出的幾千萬年的壽命還是給予肯定的。因為這已經驗證了地球壽命遠比原先預計的幾百萬年要多得多。而且也有一批科學家從其他領域驗證了這個結果。
Passage 2
Title: 德國鐵路的發展對工業的影響
大致內容 這篇文章的結構為很簡潔的三段。 第一段總起,說了一下德國發展鐵路后帶動了一系列的發展進步。 第二段細說了一下鐵路引領了什么進步,主要是鐵、煤以及其他諸如化工產業之類的發展。然后作者列舉了一個現象,通過鐵路帶動化工產業這個例子來闡述(這里考作者的闡述方法)。之后還強調了鐵路帶動了一個P城市的興旺,這個城市通過興建各種配套設施啥的,體現了鐵路給城市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三段主要還是圍繞P展開,說由于鐵路使得市場擴大了之類的。之后說了鐵路還幫助人們能夠在更大范圍找工作以及周邊產業給了更多的人就業機會(這里有雙選題)。最后還說鐵路打通了德國東西的連接(運河是南北的),標志著德國工業的振興等等。
Passage 3
Title: 巖石風化
大致內容 首先總起,列舉了兩種風化方式:化學上的和生物上的。 文章主要講了化學上的,化學上的有三種,水侵蝕、二氧化碳侵蝕、氧氣侵蝕。 水侵蝕主要說的是水與巖石中物質結合使得其膨脹等等;二氧化碳侵蝕就是列舉了類似鐘乳石那種因潮濕環境融入二氧化碳而慢慢風化侵蝕的現象,干燥環境下不是很明顯;氧氣侵蝕主要發生在陽光照射強烈的地方,氧化后呈紅色,多發生于熱帶(這里有題,大概是考推測熱帶的土多為紅色的)。 最后作者也說了些生物侵蝕的例子,強調的是它可能沒有想象中的作用那么大,因為其中也包含著化學侵蝕部分。而且生物侵蝕有利于土壤的生成,本身對植物是好的。文章末尾講了一種真菌,通過從巖石中提取礦物質,使巖石最終崩碎呈小塊狀以及另外一種方式來進行生物侵蝕。
點評: 本次新托福考試完全重復2011.10.08北美考題。 詞匯題:subsequently, vigorous, prominent, modestly, tangible, withstand, mature, sequenc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