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口語考試使很多考生感覺壓力好大,他就是一座大山無法逾越的一座大山,為了在短時間提升托福口語能力,考生們大多準備托福口語模板,考場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套用,可是,像這樣過于雷同的托福口語模板又會引起考官的聽覺疲勞。我們應早日拋棄這種模版去鍛煉自己的口語,那我們又該如何能夠增強托福口語的新鮮感呢?
托福口語的發音
很多人都專門地練習或系統地學習過發音,需要注意的一點是,TOEFL iBT的口語考試是電腦錄音,評判者是通過聽錄音來做分數評估的,所以, “說得快”未必是件好事,“說得清楚”才是重點。考慮到評卷者可能會產生的“聽覺疲勞”,表達時的“斷句”以及重點詞匯在重音和語調上的突出,就成了有效傳達信息的關鍵。所以考生們表述時不要一味求快,而要注意斷句、重音和語調。我們以下面的句子為例來具體說明:
The Great Wall was the greatest 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 in ancient China.
這是一個在口語表述中頗顯功力和水平的句子,但若一口氣把它說完,句子的美感就體現不出來了,而且在錄音的情況下還可能會讓評卷者無法聽清楚,于是我們需要借助斷句和重音來表達。下面筆者便用“/”作為斷句的標志,用“〉”表明重音,來重新處理上面的句子:
The Great Wall/was the greatest/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in ancient China.
大家可以試著按照標志重讀這個句子。其中重音處可以著重誦讀;斷句處則可以稍作停頓,或者是拉長詞的讀音,比如我們在讀wall的時候拉長讀音,在 greatest 和structure后則稍作停頓,這樣整個句子聽起來就更加容易理解,因為我們把句子的幾個意群劃分開了:The Great Wall//was the greatest//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in ancient China. 所以,為了使表達效果更好,使語言聽起來更加悅耳,我們不但要注意發音,還要注意說話時的重音和斷句。
托福口語的“實效性”
每個考官在悅耳的聲音背后更想吸納入耳的是有組織、有意義的詞句。因而,對語言表達更進一步的要求也接踵而至,即說話的“實效性”,包括思維邏輯、語言組織和詞句質量。下面筆者就以口語考試的具體題目來進行簡要說明。
托福口語考試的第一題和第二題是獨立口語任務,大家需要做的是就自己的經歷或想法來回答問題。題目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和一些社會現象,準備時間15秒,答題時間45秒。這一類型的考試形式和面試比較相似。從時間上看, 15秒的準備時間形同虛設,因為這么短的時間根本無法讓考生醞釀出好的答案來。要想在面試中表現得好,必須事先有所準備,同樣道理,要想在這兩個題目上獲得高分,預先的素材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謂:有備無患,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微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