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分享的,好像寫的都是90年代出國的清單了。我當時也傻傻的,甚至還帶了高壓鍋,砧板出來,誤人子弟,所以就寫個我4年混下來的list建議吧,大家有意見,建議,問題的就給我留言吧~~
證件類就不廢話了,passport, I-20,機票, 畢業證書等等,前三項是一定要隨身帶的,切記切記。不管在哪個城市,只要入美國境內的第一個城市肯定要入關。買機票的時候注意航班之間一定要留2個小時以上,特別是高峰期的同學,可能要排隊排上很久。入關不許用手機,一般入關處信號也很差,更不許拍照什么的,我有看到有同學發短信被警衛直接帶走的,所以這個時候不要急于報平安,因為你還存在被遣送回國的風險(當然我只是隨便說說,嘿嘿)。
一般在飛機上,空姐會給一個I-94,是你入境的號碼。仔細填寫,并且在后面的補充部分,必須寫上學校的姓名,地點,聯系人和電話等(這點空姐不會說,但是到入關的時候會有工作人員要求填寫),這些信息可以在I-20上看到。
入關的時候,遞上I-20, I-94,護照,健康證,機票。一般會問幾個問題,比如什么學校,從什么地方來,有沒有帶水果,食物,當然有的時候也只是為了考考你口語,一般不會為難學生,工作簽證麻煩一點。然后按手印,拍大頭貼,你就過關了。態度好點,多笑笑就好了。
去甘城,奧蘭多的同學都是要轉機的,這個時候就是取行李的時候。有的城市的推車是要錢的,準備幾個quarter和$1的紙幣。然后看清楚你轉機的口,帶上飛機上填的另一張關于疾病,事物和所帶金額的表格,交給轉機口的工作人員。一般也會再問下你有沒有帶食物(我每次都帶,而且帶很多海鮮,但是人家問我的時候,我會很堅決的說沒有…因為行李是抽查的,靠狗和白豬隨機檢查),然后問你帶多少錢,最好不要超過$5,000,問什么用,肯定說交學費拉~
過了那個工作人員,行李就再次check in了,但是這次不用稱重的,比較快。箱子的話建議買稍微質量好一點的,出國前打包下,這樣還能降低被抽查的風險,因為人家也嫌麻煩。如果上鎖,人家是能開掉的,并在你箱子里留下一張已經檢查過的紙,所以還是打包比較好。PS一點,如果要寫聯系方式以免發生行李和人不同時到的問題,聯系方式寫在紙上放在包內比較好。很多人掛在行李外面,反而不好。
搞定這一切,就可以輕松逛機場,聯系家人,然后去屏幕上找下一班飛機的登機口了。登機口是變化的,所以在飛機下降前空姐一般會報2次,如果你沒有聽清楚也不要緊,到時候看屏幕的顯示就好了。
如果發生排隊時間過長,可以和工作人員提出要先入關,但是如果人很多滯留,就等等好了,機場會給你安排下一班,甚至有的飛機會等你的,這點美國比較人性化,所以不要緊張。但讓最好是下了國際航班盡量快點跟大部隊走,誰也不希望計劃被打亂。
然后就是美國境內的飛機了,安檢比較嚴格,記得要脫鞋,皮帶什么的最好也解下。手提電腦一定要拿出來,不要等他沖你吼。過了安檢,再坐個飛機一般就到目的地了,這之后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取個行李,聯系接機的人。最好是在轉機后再和接機的同學聯系下,告知飛機是否有晚點。這個時候又用到quarter了,實在沒有就去買點小東西,然后要求找零。
個人建議選飛機位置的時候,長途的國際航班選走廊,短途的國內航班選靠窗,這也是有一定理由的: 長途的時間很久,屁股會坐痛了,走廊的位置有利于運動,或者在飛機上走走。而且經常要去洗手間,如果你靠窗,就要憋死了…短途的航班上飛機的位置一般是先是頭等倉,然后靠窗的位置,再是中間和走廊。如果你選擇的位置是靠窗,就意味著早上飛機,就有較大的機會挑個好位置放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