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堅信,托福是毫無技巧可言的,它不像gmat,可以鉆空兒,可以靠機經。如果實力上不去,是絕對沒有希望上100的。如果別人比你多一分,那一定是某個地方比你好一點。每一分都是貨真價實的~所以呢,去上新東方我也不反對,但是你指望著什么but后面必出題去考100,那真是很傻很天真了。
廢話不多說,我想講講如何提高英語實力,當然,在提高托福分數的導向下。希望大牛們能夠踩著我的肩膀,從100邁向110.由于我今年也在申請,真心的覺得形勢太不好了~2013申請的人們,你們還是努力考到110吧。
首先,在考托福之前,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下載二三十篇托福心經,然后一篇一篇的認真看。其實每個人的心經都有它片面的地方,每個人的先天缺陷也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天生語音純正,你就不能看人家口語裸考然后你也裸;有些人天生有拖延癥(比如我),你就不能看人家準備10天然后你也準備10天。但是,當你看了20多篇心經后,離散差異應該被消除的差不多了??吹臅r候不能白看,把每個人的精華都抄下來,而不是用word隨便mark一下。信息時代給人類記憶力帶來的損害還是很大的。很可能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就會在你bottleneck的時候解救你。所以,多關注別人寫的與眾不同的東西,而不是去關注大家都怎么怎么說。
然后,開始形成一個計劃,這個計劃不是說我要一天做多少多少篇什么,而是你要在接下來分成幾個階段去提高自己的哪方面的水平。不建議大家一天復習四項,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你積累了一定的感覺和困惑,才會在某一個瞬間茅塞頓開。我強烈建議大家可以什么都不準備,只抓聽力,只有聽力的底子打好了,口語、作文分數的提高才會成為一種可能。
那么,如何去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我曾經和別人吹牛說自己成天看美劇練聽力,其實就是對著字幕傻笑而已,有一次下了生肉,連一半都看不下。所以,那些我們自以為的東西和實際是有差距的。三戰之前,因為還要準備申請的事情,所以基本沒有大段時間去練,那個時候我就下載了09 10 11三年的sss,天天練泛聽。sss有三個很虐的特點,第一,語速很快,習慣了這個再聽托福你會覺得很小兒科;第二,幾乎每段sss都是知名大學的研究成果,在我還聽不懂里面內容講什么的時候,我唯一能聽懂的幾個詞就是harvard, mit, caltech, yale.這個激勵作用還是很大的;第三,sss都是學術段子,里面一些比較生僻的詞(其實對于那個學科的人來說應該是基本詞匯)如果弄懂了對托福的幫助非常大。綜上所述,希望托友們再忙再累也都掛著sss聽著~具體下載鏈接可以去新浪iask搜。
聽力的底子打好了就是做題,三戰之前我除了聽力別的一點也沒看,因為前兩次的經驗還在,閱讀和作文的準備方法見我上一個帖子。這里想著重講一下托福聽力的邏輯。聽力,還是聽力。
很多人和我一樣,聽力一直陷入了一個僵局。覺得怎么都能記下來可就是做不明白題。這下我終于明白了,我們的邏輯還是中國式聽力的邏輯,即關注聽力的contents,中國聽力一直在引導我們從材料中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量,但這種思維在托福中根本行不通,我是考了兩次之后才明白這一點的。大家回想一下,我們一開始記筆記的時候會經常記下來一下123點的東西,比如一個事物的四個屬性,三個原因等等,不是說這些東西托福不考,但實在是考的少,真正考的多的,是為什么舉這些例子。也就是說,教授通過這些例子,想說明一些什么。我身邊不乏聽力考了29、30的人,他們聽力都很輕松都能達到這個分數,并不是英語本身好的不得了,而是他們十分會聽課!我注意觀察了一下,他們多數是上課非常認真聽講的那一種,所以對于老師上課的邏輯和重點的把握特別準,課后不用太學也可以考到好成績。那些怎么考都是90多的人,你們是不是和樓主一樣幾乎不去上課,或者去了也是玩手機?呵呵,大學以后養成的思維缺陷,得一點點的補回來,不然以后出了國也很鬧心。
我用我一篇聽力筆記來具體展示一下如何扭轉這種思維,哪些該記,哪些不該記?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TPO的資源?兩個附件是我一篇lecture的筆記,多了點兒~但是很有效果。來自TPO13-L1
我的聽力是采用學科橫聽的方式,就是抓住生物類的,把tpo22套所有的生物段子全聽一遍,然后再進行地質、天文、arts、business、心理學等等,好處一會兒說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托福 > 托福聽力 > 托福聽力輔導 > 正文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
上一篇:托福2012聽力筆記切勿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