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開始了突擊的征程。先背詞匯,看著這本厚厚的‘專四專八詞匯一本通’,心想何時才是盡頭。不斷地劃啊記啊,但效果很不明顯,只是鞏固了已有的詞匯量,對于那些新詞、生詞和偏詞,沒記住幾個;即使記住了,過了幾天也變成‘只認其形不知其意’。不過管不了這么多,背了總比不背強,至少給自己一點心理安慰。好歹八級考綱上要求認知10000-12000詞匯,記住一個是一個。
其實寒假前那段在校時間并不是那么投入,都在瞎做高考卷、復習高中語法,根本沒有好好準備專八。直到放假回家,本來可以好好投入復習,可就是集中不起精力來,開頭的20天很懈怠,渾渾噩噩。直到寒假還剩20多天時,才感覺到時間的窘迫,知道老虎已經追到屁股后面了,不跑不行。于是每天只要太陽一出來,就會坐在陽光下看書。主要側重于人文知識這一塊,從英語國家概況到英語語言學再到英美文學,本來就是自己比較欠缺的常識性內容,而且也是比較容易拿分的部分。為了考卷中的10分,需要把這幾塊內容系統地過一遍,我買了不同系列的兩本參考書,由于糟糕的記憶力,只能把它們硬生生地啃了下來。除了識記的東西以外,每天做幾篇模擬卷中的閱讀文章,完成幾篇改錯,還適當看看CCTV-9的節目。雖然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改錯,難一點的基本只能對幾個,只有看到答案后才會恍然大悟,但不管怎樣,還是得奮戰到底。
直到開學前的10天左右,只能硬著頭皮準備我甚是薄弱的聽力部分。圖書館借的兩本專八聽力訓練加上自己買的一本聽力模擬題,大量MP3錄音早已擠滿了自己的電腦硬盤。于是不得不開始了對自己的聽覺折磨,不斷地聽,不斷地做題,不斷地反復訓練。但表現很不穩定,碰到稍難的就錯。尤其是聽力的第一部分Note-taking甚是恐怖,邊聽一個Mini-lecture邊做筆記,然后才發下文本進行填空。只要稍不留神或是記錄速度慢一拍,就會錯過許多要點。有時碰上狀態不佳,全軍覆沒也不是沒出現過。但每天堅持練習幾篇,還是有些成效的。慢慢悟出了一些篩選重點的方法,做筆記的速度也上去了,關鍵是做聽力時不再那么緊張。至于寫作,一向對自己有點信心,大學英語六級還是寫作部分拿了高分。我買的這本‘八級作文背誦范文’還是給我提供了不少素材,包括多樣的熱門話題,緊湊的文章結構還有豐富的好詞好句。雖然沒有這么好的記憶力把它們全部背下來,但還是吸收了許多對寫作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