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立:中高級口譯考試中段落翻譯的備考

中高級口譯考試在即,如何有效備考是廣大考生非常關注的。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和評分經驗,結合學生多次提出的問題,在這里與大家交流應考所應該了解的信息和注意的事項。
一、 段落翻譯考試的特征和變化趨勢
考試大綱的規定,英譯漢項目要求應試者運用英譯漢的理論和技巧,翻譯英語書刊上有關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文章。速度為每小時340/400詞左右。譯文要求忠于原意,語言流暢。漢譯英項目要求應試者運用漢譯英的理論和技巧,翻譯我國書刊上登載的介紹中國國情經濟發展、文化背景以及風土人情等題材的文章。速度為每小時340/450詞左右。譯文應忠于原意,語言通順。
縱觀自1997年到2005年考試的題目,考題基本上遵照了考試大綱的要求,但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共性的特征和變化趨勢。中級口譯中,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是絕對的主題,在全部的36篇段落中,有高達25篇與上述的主題有關。另外,英譯漢似乎很青睞于經濟類文章,段落翻譯的選材也越來越貼近現實生活,比如公司的介紹、學生貸款和人們薪水的變化。高級口譯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段落的選擇更加傾向于政治生活領域,比如人權選舉、中國入世、中美關系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等等選材?梢钥闯,選題非常貼近最新的實事、大事。
了解了段落選材的意義在于,考生能夠更加有效的進行備考。比如,在堅持全面提高自己語言和文化積累之外,考生也應該密切關注焦點新聞和熱點的話題,比如禽流感引發的全球衛生系統危機,墮胎引發的道德爭議,同性戀問題的是與非,多多閱讀包括中文在內的各種實事評述,提高自己認識問題的深度,了解事件發生的背景,為將來的考試,乃至口譯工作打好基礎。
二、 答題時間的安排
很多考生對于時間的把握 始終不太理想。我們在學生考試的時候,經常發現有一部分同學不能夠完成全部的試題,一方面,這是因為很多考生在真正的考試之前從來都不進行翻譯的練習,所以考試的時候對于如何把握翻譯的速度完全沒有概念;另一方面,對于回答問題的技巧沒有了解,也會影響考生的答題速度。
一個段落設定的翻譯時間是30分鐘,但因為考題其他部分,比如閱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考生現場的翻譯,尤其是高級口譯的閱讀部分相對比較困難,所以有必要首先在稍快的時間內完成翻譯,從而為閱讀部分爭取時間。具體來說,建議考生用20分鐘的時間完成一個段落的英譯漢或漢譯英翻譯。盡管時間緊張,動筆之前最好能有3分鐘左右的考慮時間,到底翻譯的重心在哪里,將會采取什么樣的語言結構表達。然后用十幾分鐘的時間把想好的譯文寫出,最后的兩、三分鐘重新檢查一下是不是有什么較大的疏漏。
一般來講,不建議考生不經過任何考慮就動手翻譯,結果往往是在中途大幅修改,反倒是浪費時間。反過來,也不建議考生用太長的時間考慮,有的考生甚至先打一遍草稿,結果最后發現居然連抄寫的時間都很緊張了。
三、 答題的注意事項:
考試當中,考生應該牢記幾點原則:
1. 不要求完美、求全,這就要求考前有實戰練習。
我們能夠理解考生的心理,希望把自己的譯文處理得盡量完善。可問題在于不管是考試當中,還是在實際的考試當中,我們既要強調質量問題,也不能忘記效率問題。區區的十幾分鐘,考生能夠大體上轉譯出來原文的思想就已經實屬不易,更不要提字斟句酌了。過多的求全、求美往往導致弄巧成拙,得不償失。說到這里,很多考生就會說自己實在是把握不好翻譯到什么程度才能算“大體上表達出原文的思想”。這里我們就要強調考前模擬訓練的重要性了。
經常性做一些模擬訓練,再把自己翻出來的譯文跟老師或同學交流交流,就能夠清楚的了解到底自己的翻譯目前達到了什么樣的水平。考試的時候才能夠做到抓大放小,效率最大化。
2. 不要過度直譯或意譯;或偏重使用任何一條翻譯原則/技巧。
究竟直譯還是意譯更好,不能絕對的判斷。應該說兩個原則的表達側重點不同,但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最大程度上還原原文的思想和意圖。對于考生而言,如果暫時對于語言的掌握還不是非常熟練,應對的文章又多為政治、經濟生活之類的體裁,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是我們推薦的方法。一個比較寬泛的原則就是,如果直譯導致了艱深拗口的譯文,就有必要采取適當的意譯了。
3. 著力體現語言的目的性
很多考生抱怨自己的詞匯量太少,平時用到的詞匯跟考試中遇到的詞匯又不相同,所以把相當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單詞的背誦上。即便是在有限的考試實踐中,他們也把很多的時間用在了單詞拼寫的檢查上。
時間上,評分者對于考生翻譯的評價,更多的是看考生是不是具有良好的語言積累,是不是用較為合適的語言表達了原文作者最想表達和傳遞的目的。平心而論,評分者不可能認真的研究考生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的翻譯情況。如果在幾個關鍵的句子和部分處理的非常漂亮,就便是有幾個無足輕重的拼寫甚至語法錯誤,也不影響平分者對于考生的正面評價。
有的考生提出,如果自己所理解的“目的”跟考核者事先預想的“目的”如果沖突,會不會招致大幅度的扣分。這要看具體情況而言。有的時候,即便是有所沖突,如果考生確實能夠自圓其說,或者換句話來說能夠保證正片譯文是個完整的部分,表達一個連貫的想法,我們仍然會認為這是一片好的譯文。
四、 考生常見失誤
在考試當中,考生失誤較多的部分其實并不在于某一個或兩個點上,而是在于沒能夠把握考試考核學生的重點所在。具體來說,缺乏全局意識、過度注重細節、忽視句子之間的連貫性、句子之間沒有進行重新整合(分句和合句)和段落內部細節的靈活處理這些問題,都是考生較為常見的失分點。
五、 給馬上應考考生的幾點建議
1. 復習材料不貪多:
課堂上老師講解的要點吃透,足以應付考試。
2. 考前模擬訓練常進行:
翻譯考試考核的是動手能力,而不是優秀譯文賞析能力
3. 放下負擔,順其自然
功利性太強,必然導致心理負擔沉重,學習也沒有樂趣可言。如果真正做到心中無物,收獲的必將是期望已久的語言能力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