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政政教你練就口譯聽力“真功夫”

邱政政:上海新東方學校英語綜合能力培訓部主任。新東方集團培訓師。口譯教研組副組長。著名聽力、口語及口譯研究與教學專家,"M 7英語聽說教學法"首創者。
主要著作:《TOEFL聽力新思維》、《中/高級口譯考試詞匯必備》、《美音糾音、透析與突破》、《美國口語超強糾錯》、《"美國情景喜劇"俚語百分百》等。
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一種對提高聽力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新東方“M7”英語聽說教學法。這是我在多年的第二語言(漢語、英語)教學和研究的過程中逐步摸索出來的經驗總結。因為它是由7個以字母“M”打頭的英語單詞串聯起來構成的“七步法則”,故稱作“M7”教學法。希望能為大家聽力實力的培養和提高助一臂之力。(圖解如下)
具體解析如下:
第一步:要想徹底不卡殼的聽懂聽力考察的內容,首先要Maintain your composure and your confidence,就是說要保持冷靜和自信,千萬不要因為一處沒反應過來,就慌了手腳,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聽力實力的培養和提高相當關鍵。
第二步:聽力過程中要學會根據語言傳達的信息Make pictures and images, 也就是說:學會把抽象的英語文字變成形象的圖畫反映于腦海之中。這樣有了連續的動態圖像的幫助,就有利于我們避開“英漢直接對譯的無序性”,以致抓住其表達的主干而不是旁支末節,從而走出“聽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怪圈”。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真正體察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神奇感受。
實際上,英語在遣詞造句上的形象性特征是有目共睹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把 “He’s hot under the collar.”直接翻譯成漢語“他的領子下面熱乎乎的。”,就很難讓人理解到其確切含義;反之如果將這句話用生動形象的圖畫方式加以反映,就其義自現了:“他很惱火。” 可見,英語
抓住了英語的形象性這一特點,起碼對我們的口譯聽力技能的培養有四個方面的作用。
首先,口譯聽力的語速是很快的,除非聽者有極快的英漢轉化能力,否則若把英語譯成漢語后再理解,就很難跟上原有的語速,以致顧此失彼,進而直接影響聽力效果。所以我們可以努力擺脫母語(漢語)的負干擾,同時運用相應的形象思維,將抽象的英語文字通過大腦的聯想合成,轉化成栩栩如生的場景圖像。一旦抽象的文字變成了具體的形象,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更準確地理解聽力展現的情境,從而享受到身臨其境的通透感覺。
其次,形象性思維還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聽力誤區。多數考生在初練口譯聽力時有這樣的心理:力求把聽到的每個詞、每句話、每個細節都聽懂(只見樹木)。結果怎樣呢?由于他們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詞句上,因而獲得的只是些零零碎碎的信息,以致聽完后抓不住主干(不見森林),不知所云。戰勝這種心理的唯一辦法是把聽的注意力集中到內容上而不是語言上,集中到大意上而不是細節上,集中到正在聽的內容而不是已經聽過的內容,這是決定一個人的聽力水平能否盡快提高的關鍵所在。由此可見,只有形象性思維可以將零碎的靜態細節用動態的圖景全面連貫地表現出來,這種整體反映的特性必然能夠幫助我們在考試中拋開旁支末節,直擊主題。
再次,形象性思維可以憑借其高屋建瓴、動態連貫的特性(信息處理科學中稱之為“自上而下的處理”即:top-down processing),通過上下文內在的邏輯關系幫助我們更加準確地猜測出那些尚未聽懂的內容。實際上,我們在口譯考試中常常會出現對某個單詞或短語聽不清楚或對上下文中的某個環節一時難以理解而無法連貫的情況,這時候猜測往往能助一臂之力,而形象性思維又可以使猜測如虎添翼。
最后,形象性思維還可以幫助我們連貫記憶。很多學生向我反應他們在聽力過程中雖然抓住了某些信息,但卻不
如此看來,有了形象性思維的幫助,口譯的聽力再如何復雜艱險也可以迎刃而解。
第三步:對口譯聽力的練習不要盲目追求“題海戰術”,應該把注意力放回到聽過的歷年真題上。可以說它們才是我們進一步分析、研究,從而樹立聽覺形象的上佳材料。所以要Model everything ( pronunciation,intonation, tone, slang, idioms, patterns, etc.) we heard before。即認真模仿和跟讀聽力材料中的各種語言點(包括語音、語調、語氣、俚語、習語、句式等),不能放過任何細節。
另外,模仿時還需注意兩大原則。其一是“簡單原則”,即語言結構越簡單,就越值得我們認真模仿。這跟在學寫漢字時,筆劃越少的字越難寫好,需要加倍練習是一個道理。其二則是“精準原則”,即模仿要達到惟妙惟肖,精益求精的地步。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語言水平才能無限接近于Native Speakers的水平,聽起英語來,也才能游刃有余。
第四步:在模仿的基礎上,Multiply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words and patterns。 即大力補充和擴展聽力材料中一些常用詞匯和句式的其它含義和用法。因為聽力考察的一大難點就是“一詞多義”,或“一義多詞”。這也就是我們雖然能聽出來是哪些詞,卻仍然搞不懂其確切含義的重要原因。
第五步:在模仿和擴展的基礎之上,要學會Mine(挖掘)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way of English thinking behind the language, 即努力挖掘聽力語言背后的英語思維模式和英美文化背景。因為聽的過程就是一個“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過程。由于東方人與西方人所處的生態、物質、社會、宗教等環境的不同,因而產生各自不同的語境,不同的語境又導致產生了不同的語言習慣、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諸多因素。所以語言是文化和思維的載體,掌握了老外的邏輯思維,就能在聽力考試中變被動為主動,以不變應萬變。
第六步:Memorize them。即在“立體”地解構和充分理解了歷年口譯聽力材料之后,將它們加以背誦和記憶,以求達到脫口而出的感覺。因為英語語言的重現率很高,背得越多,意味著沒聽過的就越少。久而久之,聽力實力便會大增。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背誦雖然是個輸入(input)過程,卻完全可以通過輸入和輸出(output)相互交替的動態循環(dynamic recyc
第七步:相信如果你走過以上的六步,就會不經意地發現:果然不僅是聽力水平、更是交際能力能夠大幅度的得以提高,Just like a Miracle!像奇跡一般!
新東方“M7”聽說教學法的七大步驟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只有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方可獲取成功。當然,It’s easy said than done. 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了達到看似“遙不可及”的口譯聽力水平之至高境界,讓我們從現在開始M 7“齊步走”吧!
